提到北京的旅游景点,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故宫博物院、钟鼓楼、天安门、天坛等熟悉的地标。如果从空中俯瞰,你会发现,这些景点全部居于一条贯穿北京城南北的直线上。这条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景观大道就是北京中轴线。
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北京也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城市。
理想都城
作为城市之脊,全长7.8千米的北京中轴线贯穿北京城南北,连接古今文明,其中既包含了象天设都、执中尚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又展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特征;从这条轴线上既可以窥见中国的都城规划史,也可以探寻到北京城的建设轨迹。作为一项规模宏大且极具发展空间的世界遗产,北京中轴线不仅串联起众多遗产点位,更清晰地构建了一个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表达体系。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代,成型、调整于明清时期,发展、保护于近现代,是逾7个世纪城市历史遗存不断累积叠压的结果以及北京老城独特景观秩序的极致体现。元至元四年(1267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北京中轴线初步确立了自己的位置与基本形态。明永乐四年(1406年)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北京城形成“凸”字形城郭格局,并基本形成北京中轴线的整体布局。现存古代皇家宫苑、祭祀建筑和城市管理设施均始建于该时期。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至1911年,北京中轴线的整体格局得以保持和延续,清乾隆年间调整与完善了北京城规划格局,进一步丰富与加强了中轴线的景观秩序。1912年以后,原本服务于皇权的仪式性空间转变为服务公众的开放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的规划与建设延续并强化了中轴线居中、对称的规划格局,北京中轴线作为北京城市发展的基准线,仍然发挥着统领性作用。
北京中轴线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共同构成的城市建筑群所包含的15处遗产要素构成,其选址、布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可“北京中轴线”符合世界遗产标准Ⅲ和标准Ⅳ,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在北京老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突出成绩。他们认为,“北京中轴线”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做出了重要贡献(标准Ⅲ);“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成熟阶段的杰出典范,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标准Ⅳ);认可“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护管理状况。世界遗产委员会表示,“北京中轴线”的真实性体现在其作为都城核心的延续性,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是“北京中轴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可保持其现有形式的必要性。
天地中和
天地秩序观念源于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有其特定的秩序和规律。在古人仰望星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居中而治,以中为尊”的理念以及中正、中和、凝聚等多元一体的文化传统。在建筑规划领域,这种观念体现为对城市空间布局、建筑形态和功能的精心安排,以实现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夏商时期,宫城建筑群已形成以南北向轴线统领的规划格局。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都城的规模不断扩展,功能日益丰富。至魏晋时期,古人开始尝试将宫城轴线延伸至全城,来控制城市规划格局。在这一过程中,中轴线形成北端为象天宫城、南端为祀天祭坛的具体形制,且中轴线的朝向往往具有山川定位的特征,可以说,都城中轴线规划建设具有天地之思。元代之后,从元大都到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纵向设置依然考虑天地,但更多的是哲学层面上的天地,这是中国都城中轴线规划的新变化。
北京是数朝古都,居“天地之中”,是王朝正统的象征。北京城的规划不仅体现了《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都城规划思想,在城市选址等方面也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了原有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从大风水格局上把都城营建与国土规划融为一体,把都城与天界相对应,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北京城的时空规划之轴,北京中轴线的选址与北京西部、北部的山脉,还有从西向东穿越北京的河湖水系皆相互关联,充分展现了天地秩序观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构成了历史遗存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北京中轴线所蕴含的“中和”思想概念在先秦时期便已出现,历经数代的发展演变,形成了注重时间和空间双重“对称”的都城规划理念。中轴线讲的就是城市和自然的关系、人和城的关系、礼仪秩序和城市建筑的关系。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书中指出,北京中轴线的特征是“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他在文中还特别讲道:“无论是东方、西方,再没有一个民族对中轴线对称如此钟爱与恪守。”
北京中轴线的对称秩序体现在很多方面。在空间布局上,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中轴突出,两翼对称,串联起紫禁城(今故宫博物院)、皇城、内城、外城四重城池,体现出空间和平面的有序性。在思想规划上,中轴线反映出古代帝王“居中而治”的政治理念。这种理念与“中和”思想中的“执中”或“中和”之道相契合,强调以“中”为核心,追求公平、公正、和谐。在建筑风格上,坐落在中轴线上的建筑不仅自身多是左右对称的,轴线两旁主要建筑的分布也是对称的,从整体上看,具有“轴线正中”“左右对称”的显著特征。如正阳门仅有的一个门洞位于建筑物的中间;天安门有五个门洞,则一个门洞位于建筑物的中间,其余四个均衡地分布在其两侧等。
在规划布局上,“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基本格局在历史发展中从未改变。北京中轴线在元代由北端的中心台至南端的丽正门,长约4.3千米;明清时期,中轴线有所延长,由北端的钟鼓楼至南端的永定门,长约7.8千米。轴线长度与建筑名称虽发生改变,但“左祖右社”的功能与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宫城坐北朝南,位于轴线正中的“面朝”以及钟鼓楼一带自元代开始逐渐形成的商贾云集的“后市”,也一直存续至今。
在建筑规制上,位于中轴线上及其两侧的重要建筑皆以等级化按照比例关系设计,有的气势雄伟,有的精致严谨,它们主次分明,高低起伏,疏密相间,不仅将等级差异性蕴含于内在秩序性,而且反映出中国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和民族特色。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古人对于北京的都城规划与周边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产物,以恢宏的规模、严谨的景观秩序、层层递进的空间序列,彰显了中国传统都城营造的独特美学价值。
壮美序列
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纵贯老城南北,是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这条由五大类15个遗产构成要素组成的轴线,反映出中华文明对国家和城市理想秩序的追求和塑造,是城市空间序列和城市景观设计的杰出范例。
坐落于北京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承担着城市管理中的城市计时与报时功能,也是中轴线上最高的建筑。“鼓楼在前,红墙灰瓦。钟楼在后,灰墙黑瓦。鼓楼胖,钟楼瘦。”在数百年里,“暮鼓晨钟”一直把握整座城市的脉搏,居民生息劳作皆以此为准,不仅为城市提供了时间的标准,也寓意天地的运行和时间的流转。
位于钟鼓楼南侧的是“中轴线上第一桥”—万宁桥。“金沟河上始通流,海子桥边系客舟”,反映了万宁桥畔曾经的盛景。万宁桥呈南北向跨越于玉河水道之上,桥体为单拱石桥,由桥体、燕翅、镇水兽、澄清上闸遗存构成。该桥始建于元代,其位置及承担的交通功能历经7个多世纪始终未变,为元代以来北京中轴线的叠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实证。
经过万宁桥后,首先是皇家宫苑建筑,由景山与紫禁城共同组成的南北布局关系展现了中国宫苑传统规划理念。作为中轴线上的制高点及明清两代皇家御苑的景山兼具礼仪祭祀和登高游赏、眺望全城的双重功能,以中轴线为对称,建有五亭和寿皇殿建筑群。
作为明清两代的宫城,紫禁城的规划格局反映出“择国之中而立宫”的中国传统规划理念。建筑群以中路为中轴线,东西分为五路建筑,南北可分为外朝区和内廷区两大区域。它是明清时期皇家举办国家庆典、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场所,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
再往南,经过明清两代进出宫城前导性礼仪建筑的端门,就进入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空间。北侧的天安门城楼是明清时期颁布诏令及现代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场所,至今仍承担着重要的礼仪功能。其南北两侧的两对石狮和华表也均以中轴线为轴呈东西对称分布。外金水桥位于天安门南侧,纵跨于东西流向的外金水河上,共有7座桥体,呈对称分布,是明清两代由内城通向南郊祭祀场所的必经之路。
位于北京中轴线核心位置的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是国家政治、外交活动和人民文化活动、大型庆典活动的举办地,自形成至今始终是国家礼仪文化传承的见证。其规划格局延续并强调了以中轴线均衡对称的原则,建筑与景观展现出中国20世纪中期公共建筑对民族风格的探索与创新,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发展的里程碑。
位于广场南端的正阳门由南北纵置的箭楼与城楼两座高大建筑构成。“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说的就是这里,作为明清时期北京内城“九门之首”,正阳门是北京城中规模最大、形制等级最高的城门建筑,现存北京唯一的明清时期军事防御设施“千斤闸”。
中轴线上及其两侧还有部分建筑承担着重要的礼仪祭祀功能。位于北京中轴线两侧的太庙、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四组坛庙建筑,从规划格局、建筑形制、装饰艺术到建造技艺,均是中国现存最高等级的古代礼仪祭祀建筑,它们与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一同构成中国明清两代皇家祭祀系统有力的物质见证,共同构建了一个传统、包容、多样、延续的信仰体系。
太庙与社稷坛位于故宫的东西两侧,以中轴线对称布局,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载“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太庙的主要祭祀建筑均位于内垣,呈居中对称分布。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祖庙,它是祖先崇拜文化传统的物质载体。社稷坛中央设五色土祭坛,既反映了帝王对土地和五谷本身的崇拜,还有对国家疆土的重视,祈求国家与疆土永固,将国家和社会秩序与人地关系紧密联系起来。
天坛和先农坛位于北京老城外城,以中轴线为轴呈东西对称布局,从建筑形式上体现了“天圆地方”的概念。天坛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天的礼仪传统,分为内坛和外坛,内坛以圜丘坛建筑群为核心,北部以祈谷坛建筑群为核心,两者通过丹陛桥构成的主轴线连接。先农坛则展现出中国传统社会对农耕文化的尊重,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祀先农的礼仪传统,亦由内坛与外坛组成,内坛祭祀建筑包括先农坛祭坛、耤田、观耕台与太岁殿建筑群,外坛设有神祇坛和庆成宫。
两坛中间的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是明清时期皇帝从宫城至南郊祭祀的必经之路。考古人员发现了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以来依次叠压的7条道路,明确了南中轴路的规制和工程做法,厘清了明清以来南中轴路的历史脉络,表明中轴线沿线道路在历代不断沿用、位置未曾改变,反映出北京城市空间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展示出中国自古以来“执中守正”的价值观。
中轴线南端终点为永定门,它是北京老城外城正南门,其名称中的“永定”二字寓意稳定、安宁,体现了对天地秩序的尊重和维护。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独特的历史印记,15个遗产要素相辅相成、历经风雨,记录着北京城的发展变迁,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
生生之轴
曾经的北京中轴线上是规制森严的皇家宫苑和古代城市管理设施,从太庙到天坛,“左祖右社”“礼制祭坛”里承载的是古代帝王对风调雨顺、江山永固的祈盼。如今的中轴线上拥有“人民的广场”和一系列文化活动空间,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也给中轴线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带来更多的可能,遥感卫星、物联传输、数字化巡查等多样化的手段,为遗产保护监测提供了保障。借助数字力量和科技手段,中轴线的遗产价值得到了更好的展示,遗产影响力不断增强,更多的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说:“数字科技成了一道桥梁,跨越不同文化背景,将贯连古今的建筑群落瑰宝呈现于世人眼前。”
针对中轴线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北京建立了国内首个应用三维数字孪生技术的平台,以便对中轴线文物建筑本体及周边生态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实时监测。在该平台上,遗产缓冲区内的221处文物保护单位、33个历史文化街区、294栋历史建筑、25座历史名园、11条历史水系、1119条传统胡同、4条居中道路、8753棵古树名木等所有信息一目了然。
北京还持续开展“数字中轴”项目,建立“多模态”数字资源库,探索北京中轴线数字资源的多元应用,推出中轴线首个数字IP形象“北京雨燕”。进入“数字中轴·小宇宙”,雨燕由北向南飞过中轴线上的15处遗产构成要素,用户能够亲自体验搭建正阳门城楼,观摩清代皇帝在先农坛、太庙举行的祭祀仪式……由此,公众对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有了更生动、具象的认知。
“北京中轴线”官网和“云上中轴”小程序也相继上线,相关机构运用游戏引擎、物理仿真、区块链、知识图谱等技术,先后推出中轴声音邮筒、4D“时空舱”等多个富有创意的数字产品,并开展“古建音乐季”“唱响中轴”等特色活动,公众可以沉浸式体验中轴线的恢弘气势和历史变迁,这不仅有利于中轴线文化遗产的创新活化,而且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数字化方式还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云端”守护中轴线遗产要素的活动中。其中“数字打更人”项目已成为中轴线各遗产点专业巡检的重要辅助手段,形成了“公众化+专业化”融合发展模式。在北京中轴线遗产区,市民和游客通过扫描缓冲区周围设立的160个“界桩”上的二维码,可以实时将拍摄的身边建筑与文物遗产图片上传到遗产监测平台,记录文物古建的保存状态。这也为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中轴线各遗产点的日常巡检、保护以及公众活动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
伴随着北京城的现代化进程,北京中轴线已逐步完成公众化转型,成为全民共享的历史文化空间,能够为公众提供多元化、数字化的服务,市民和公众也通过中轴线保护有了更多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紫禁城的巍峨与胡同的烟火相互映衬,正阳门上的北京雨燕与钟鼓楼外的清越鸽哨共鸣于天际。北京中轴线以其突出的历史价值和生态价值,向世界贡献了古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案例,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世界影响力,也彰显着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文化积淀和中国文明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赵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