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沙漠,人们脑海中总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黄沙漫天、狂风肆虐、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的景象,然而,巴丹吉林沙漠是个例外,有人称赞它是“漠北江南”,更有人誉之为“中国最美沙漠”。这里不仅有世界最高的沙山,有被称为巴丹吉林沙漠“五绝”的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古庙,还有大片的天然梭梭林和鹅喉羚、盘羊、青羊等珍稀野生动物。“其卓越的美学价值和地质地貌价值,全球少有沙漠可以与其比肩”。
也正因此,在今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中没有沙漠类型的空白。
漠之美:沙湖并存的奇观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位于我国西北温带荒漠区阿拉善高原。遗产地总面积1617405.8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26291.4公顷,缓冲区面积891114.4公顷,包含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巴丹吉林沙漠景区、内蒙古巴丹吉林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湖泊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巴丹吉林”(Badain Jaran)一词来自蒙古语,其中的“巴丹”由人名巴岱演变而来;“吉林”为吉仁的音译,即数词60。据说,几百年前,一位名叫巴岱的牧民在这片沙漠中发现了60个大小不一的海子,后人便将这里称为巴丹吉林。
遗产区内拥有独特的沙山湖泊共生景观,包括世界上最密集的高大沙山、最高的稳定沙丘、最广阔的鸣沙区域、多样的风蚀地貌以及144个丘间湖泊……它们完好地记录了地球上重要、典型且持续的风沙地貌发展过程,反映了区域地质构造变动、气候变化、地貌演化乃至水文地质变化特征,是全球范围内研究沙漠发育和风沙地貌过程的代表性区域,并且为各类生物造就了理想的栖息地。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是具有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和美学价值的地区,符合世界遗产标准Ⅶ,这里还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了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重要地质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符合世界遗产标准Ⅷ。
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不仅为人们进一步研究沙漠沙山的形成和保护沙漠丘间湖泊奠定了基础,同时向全球展示了我国湖泊和沙丘沙漠特征自然遗产独一无二的价值和保护成果,并为其他地区的自然遗产保护提供了借鉴。
沙之韵:“鸣沙王国”的乐章
连绵起伏的沙丘是巴丹吉林沙漠最为人称道的自然景观,它们呈现出新月形、线形、星形、圆顶形和抛物线形等多种形态。这些沙丘是沙粒在风的作用下堆积而成的,也是沙漠地区的主要地貌。研究表明,巴丹吉林沙漠内的独立沙丘有6000多座。当若干个新月形沙丘(又被称为横向沙丘,其平面如新月)横向连接成链状时,便构成了沙丘链。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上的巨型沙丘或沙丘链,就是沙山。巴丹吉林沙漠长期盛行西北风,因此,当地的沙山全部呈现垂直于风向的排列顺序,即由东南向西北横向排列,十分整齐。
巴丹吉林沙漠紧密排列的高耸沙山与丘垄,构成了复杂多变的风沙地貌景观,成为这里最重要的一个特色。这些沙山规模庞大,大多数的高度在两三百米,最为壮观的沙峰则逼近500米之高。由于风力作用下的次生沙丘层层叠置,使得这里的沙山呈现出独特的多层构造。
海拔1617米的必鲁图峰是巴丹吉林沙漠中最著名的一座沙山,它的相对高度约有500米,被誉为“沙漠珠穆朗玛峰”。站在必鲁图峰之巅极目远眺,满眼金黄,层层叠叠的沙丘如波涛般涌向天际。更有意思的是,由于必鲁图峰仍然在不断生长,有学者预计它的高度将会超过500米。
关于必鲁图峰以及巴丹吉林沙漠中众多沙山的成因,科学界至今仍存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巴丹吉林的东南部受到雅布赖山的阻挡,影响了该区域的风场,导致当地产生了复杂的大气扰动。大风携带的沙粒在雅布赖山前受阻并堆积。在强风作用下,气流可能将山前堆积的沙粒扬起并搬运至更高处,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最终形成了壮观的沙山。此外,由于沙山表层沙子下20~30厘米处为湿沙层,这些沙子的孔隙里含有大量水分,无形之中增强了沙丘的固定性,最终便形成了高大的沙山。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巴丹吉林一带原本可能是丘陵地貌,经沙化后,沙粒直接覆盖在丘陵之上,从而形成了高大的沙山。
巴丹吉林沙漠中还有着世界上最广阔的鸣沙区,被誉为“世界鸣沙王国”。当地的许多沙丘在特定条件下都能够发出奇妙的声音,有的如丝竹管弦悠扬动听,有的则如雷鸣般惊心动魄。站在沙丘之巅,轻轻下滑便能听到那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
沙丘上的沙子为什么会“鸣叫”?有一种说法认为,沙漠气候干燥,沙子之间的孔隙因风力或人为因素而变化,空气在孔隙中快速进出产生振动,从而发出声响;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沙子之间由于相互摩擦产生的静电激发了空气振动;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沙山之间纵横的沟壑形成了天然的共鸣箱,放大了沙子之间因摩擦产生的声响。
湖之谜:“漠北江南”的奇迹
沙漠与湖泊原本是一对水火不容的“冤家”,沙漠中往往因降水稀少、极度干旱而成为生命禁区;然而,在极度干旱的巴丹吉林沙漠里,却有着巨大沙山和湖泊共存的绝世奇景。据不完全统计,巴丹吉林沙漠中共有144个湖泊,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达74个。这些湖泊被当地人称为海子,主要分布在沙漠东南部的沙丘背风坡丘间地,它们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巴丹吉林沙漠由此有了“漠北江南”的美誉。
巴丹吉林沙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年降水量仅有五六十毫米,年蒸发量却高于3000毫米。在如此干旱的环境下为什么会形成星罗棋布的湖泊呢?答案就在于地下水。地质学家研究发现,巴丹吉林沙漠中存在着一条规模较大的断裂带—阿尔金断裂带,这是我国西部一条著名的断裂带,由多条长达数百千米的断裂组合而成,它西起新疆与西藏交界的拉竹龙,向东北方向斜切昆仑山及祁连山,东端隐没于巴丹吉林沙漠之下,全长超过1600千米。由于断裂带岩层破碎、导水性能良好,使得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通过地下水补给通道源源不断地流向巴丹吉林沙漠,最终在低洼处汇聚成湖。
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多数清澈湛蓝,也有少数湖泊呈现红色、紫色等斑斓的彩色,并且有些湖泊还会随季节变化而呈现不同的颜色。这些湖泊的色彩究竟从何而来呢?
以当地最著名的达格图湖为例。该盐湖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其湖水通常以粉红色为主色调,并夹杂其他颜色,而且其颜色会随季节和水量的变化而改变,当地人称之为“红海子”或“玫瑰湖”。在炎热的夏季,由于湖水大量蒸发,水中含盐量急剧增加,导致许多生物无法适应而死亡,能够适应高盐环境的藻类以及以藻类为食的卤虫却大量繁殖,正是它们将达格图湖“染”成了亮粉色。到了秋季,随着水温降低,达格图湖中的有色微生物减少或消失,湖水变得无色透明。此时,混杂赤铁矿的氯化钠结晶大量析出,在湖底形成粉色盐层,使整个湖泊呈现淡粉色。
泉之涌:沙漠腹地的“神泉”
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大多为咸水湖;然而,这片盐碱之地上神奇地存在着几个淡水湖,为沙漠中的生命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进入巴丹吉林沙漠的门户—巴丹湖就是罕见的淡水湖泊。
巴丹吉林沙漠中之所以会存在淡水湖,还要归功于汩汩清泉。它们通常隐匿在人们难以察觉的湖底,日夜不停地向湖中注入淡水,从而使湖泊的盐度保持平衡状态。
位于最高沙山必鲁图峰西侧的音德日图湖是巴丹吉林沙漠中水域面积较大的咸水湖,湖中有一块面积不到3平方米的孤石,石上有上百个细小的泉眼,日夜不停地涌出泉水,被当地人称为“神泉”。“神泉”属于地下承压水,岩石下的潜水面较低,其周边的潜水面较高,于是周围的地下水向中间汇聚,产生的水压使地下水最终从岩石缝隙中涌出。
石之语:“大地史书”的密码
在巴丹吉林沙漠西北边缘的戈壁中,分布着各种形态的奇石,当地人称之为“海森楚鲁”,在蒙古语中意为“像锅一样的石头”。走进这片怪石林,仿佛置身于巨大的天然雕塑公园,充满了奇幻色彩。每当大风吹过,风声因受石壁阻拦而发生变化,音调高低不一,更为怪石林增添了神秘的气氛。
海森楚鲁怪石林属于典型的风蚀地貌,即因风力对地表岩土的破坏而形成的地貌。作为一种塑造和改造地球外貌的重要力量,风既可以把大量物质吹走,使地面变得起伏不平,形成戈壁滩、雅丹地貌及风蚀洼地,也可以利用所挟带的沙石磨损其他软弱的岩石,形成风蚀穴、风蚀蘑菇以及风棱石等奇特的地质现象。
海森楚鲁怪石林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自然过程。据考证,这里的石头属于花岗岩,是岩浆在地壳深处冷却凝固后形成的火成岩,它们随着地壳运动,最终出露于地表。此后,在强烈的风力作用下,变为如今这副千奇百怪的模样。还有学者认为,盐风化作用也对怪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当岩石表面的盐分随着水分渗入裂隙后,在干燥条件下结晶为颗粒状盐类,在这一过程中,盐类产生的体积膨胀会对岩石表面颗粒施加额外压力,从而导致岩石破裂或脱落,最终形成坑坑洼洼的风化穴。
人之迹:远古时代的“画卷”
人烟稀少的巴丹吉林沙漠并不像看上去那般荒凉,这里也曾孕育过灿烂的历史文明。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苏敏吉林(意思是“有庙的海子”)湖畔矗立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庙—巴丹吉林庙,这座被誉为巴丹吉林沙漠“五绝”之一的喇嘛庙是大漠里唯一保存下来的寺庙,当地人称“沙漠故宫”。该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历经200余年风霜,依然坚固如初。
其实,不止在200年前,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已有人类活动。曼德拉山岩画也证明了这一点。曼德拉山位于巴达吉林沙漠的西北端,这片人迹罕至的低山残丘上到处是黑色的玄武岩。奇怪的是,在这些岩石上刻有许多图画,它们集中分布在一片南北长约6千米、东西宽约3千米的范围内,数量多达4000余幅。研究发现,在新石器时代,曼德拉山即有人类繁衍生息。这些保存下来的珍贵岩画也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曼德拉山一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草丰美,是一片适宜人类生存的美丽草原。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独特、稀有、绝妙的高大沙山以及无数色彩斑斓的丘间湖泊,是温带和超干旱气候下沙漠景观与地貌持续演变的杰出范例,也是全球范围内具有罕见自然美的沙漠景观之一。受青藏高原持续构造隆升的强烈影响,巴丹吉林沙漠形成过程仍在继续,大量的高大沙山以及风成地貌景观仍在不断形成。
【责任编辑】赵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