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再贷款:机构继续增配红利契机
作者 易强
发表于 2024年10月

9月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第一项是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第二项是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以下简称回购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

上述政策引发的一个想象是,高股息或者红利资产会否受到投资者尤其耐心资本的继续增持。国盛证券发布的一份研报直指这些政策是“国家支持上市公司高股息策略的手段”,“将吸引更多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在此之前,处于低利率环境下的公募基金已经将红利资产配置到近年最高水平。但尽管如此,相较于后者在A股中的权重,其配置程度依然较低。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例,上半年末公募持仓市值占到公募所持A股资产的9.91%,相较于该指数在A股流通市值中的权重,仍低配6.26个百分点。

对于投资者的青睐,红利资产亦给予了相应回馈。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中证红利指数过去三年(截至10月14日)回报率超出沪深300指数27个百分点。

回购再贷款新政

此次回购再贷款的路径:中央银行将向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提供的资金支持比例是100%,再贷款利率是1.75%,商业银行对客户发放的贷款利率在2.25%左右,也就是可以加0.5个百分点。

额度方面,潘功胜表示:“首期额度是3000亿元,如果这项工具用得好,我和吴清主席也讲过,可以再来3000亿元,甚至可以再搞第三个3000亿元,都是可以的。但我们后面要看市场的情况,要做一些评估。”

潘功胜强调,这个工具适用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不同所有制的上市公司,“我们不区分所有制。人民银行将与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密切合作,同时也需要市场机构的合作,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同日,国盛证券发表的研报称,上述政策是“国家支持上市公司高股息策略的手段”。

该研报举例称,以股息4%的上市公司为例,假设股价不变的情况下,2.25%利率借款2亿元进行增持,分红到账为800万元,还借款利息需要450万元,净收入预计约为350万元,“此利差收益能长期存在且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上市公司大股东主动提高增持频率及分红比率,因为股息率越高利差收益越高。”

根据证监会9月24日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及其《起草说明》,监管层鼓励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分红、回购、大股东增持等手段回报投资者。

本文刊登于《证券市场周刊》2024年3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