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一到换季的时节,总是觉得不知道如何穿搭是好,也总是觉得缺少一件;在看世界的广阔之中总不免要体验一把历史与时间的深度,那就体验一把汉服妆造。文物之形,让古人穿戴服饰的发展凝聚与定格,让当下的我们值得一窥他们鲜活的生活印记、美的留痕。服饰不止是衣服,更是一种美学,是人类文明史发展的重要组成。
秦汉时期从服装颜色来看多为深色,显示着发展初期的样貌,也是他们文化与生活的凝淀。制式分为曲裾袍、直裾袍,上下一体的深衣、短上衣长裙的襦裙的排列组合,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通常呈喇叭状,使女子穿着时可行不露足。衣袖分为宽、窄两种形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通常使用交叠方式,领口很低,露出里衣。如穿着多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多时可达三层以上,在当时称为“三重衣”。诗歌用字韵“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羽林郎》)形象展示了这一时期的穿搭。赵飞燕留仙裙也是故事之中流传的服饰之美。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绢地“长寿绣”丝绵袍是秦汉服饰的典型之制,曲裾、交领、右衽。素纱里,绢地“长寿绣”面,内絮丝绵。缘边为迄今所见最早的起绒织物——绒圈锦。其面料“长寿绣”是在绢地上用朱红、金黄、土黄和绿四色丝线绣成。穗状流云间填以土黄色的云纹。单元的一端有朱红色的一个像头状花纹和两个如意状花纹,另一端有朱红和土黄色的如意状花纹各一个。由于色彩的变化,似朵朵卷曲的祥云舒展在仙树的枝叶间,细看又似茱萸、凤鸟等吉祥生物显现在云中,也许是战国时期楚地刺绣龙凤纹的一种抽象化演变,具有古拙的艺术风格。
魏晋南北朝的穿搭有两大特点,一是褒衣博带:“着宽袍,系阔带”,二是杂裾垂髾,其名源自于其独特的装饰——“纤髾”。所谓“纤”是指一种以丝织物制成的饰物,形如三角,层层相叠,常常装饰在衣服的下摆部位宽下尖,层层相叠。而“髾”则是指一种长飘带,从围裳中伸出来,拖至地面,犹如燕飞舞。这些独特的装饰,赋予了杂裾垂髾服别样的飘逸之美与魏晋风度。
隋唐时期服饰更加富丽堂皇,齐胸裙、坦领齐腰。初唐时期的女子服饰主要以窄袖衫襦、间色长裙、帔帛为主。盛唐时期以衫襦、长裙、帔帛组成为基础,更加注重细节,更加精美、富贵、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