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你在想什么
作者 付思涵
发表于 2024年10月
电视剧《问心》海报

外科医生王兴,最近分别给一位23岁的女孩、一位83岁的大爷做完了肺癌手术。两位病人刷新了他手术对象的年龄上下限。

他对接下这两台手术心情忐忑,小姑娘正是被捧在家人手心里的年纪,容不得差错,高龄患者也容易有各种基础疾病和并发症。所幸,手术都很成功。

他告诉南风窗:“大夫都有怕的事儿,怕病人出问题,也怕病人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医生绝不是凌驾于患者之上的。”

王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十多年来辗转京沪两地,待过4家三甲医院,始终在外科一线,和肺癌、支气管癌等疾病打交道。他可能是“最懂家属心思的大夫”之一。过去三年,他写出了《病人家属,请来一下》《医生,你在想什么》两本医学科普书,为的是告诉病人和家属怎样到医院更好地看病。

这和王兴的个人经历有关。10年前,他的岳母确诊胃癌,王兴成了病人家属。正是身份的转变,让他体会到病人家属难做——医生的每一个字,病人家属可能都要琢磨好久;医生的一句体检通知,家属要考量无数的流程细节,在“熬、扛、被教训、被教育”后,逐渐习得医院的规矩,额外承受许多焦虑和痛苦。

有些功夫可以下在前头,王兴愿意公开谈论那些医生不太告诉病人,而病人及家属在意却很难直接问出口的事儿,让医患以尊重和信任相向而行。

概率vs“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是我?这是很多癌症病人确诊后的第一反应。

王兴会直白地和病人说:我们平均每4个人里就有一个人会得癌,我也可能会得。

“如果你知道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就不会那么地产生病耻感。”过去人们总试图为得癌寻找原因,但事实是,医学研究至今仍无法确切地对癌症进行归因。以肺癌为例,它是一种多基因共同参与的疾病,无论是否抽烟、是否长期做饭吸油烟,都有可能患上肺癌。

王兴发现,很多病人对癌症的认知来自“身边的统计学”,周围曾经出现过怎样的病人,就形成相应的疾病经验。他遇到过一个早期肺癌患者,非常焦虑,天天刷手机看肺癌相关的内容,一问才知道,患者的妹妹也是早期癌症患者,做完手术后在家里待了一年,有时气都喘不上来,但这在早期癌症病人里属于少见情况。

王兴能够理解,作为个体,病人和家属无法接受被概率选中的结局。医生的治疗,同样也是概率在幕后挥舞着指挥棒。在王兴的描述中,医生扮演的角色接近于牌桌上的高手,他能清楚地算出来场上打过的牌,也知道如何最大概率地取得胜利,但无法保证每一局都会赢——这是医学的局限,也是对病人负责和严谨的需要。

当然,如今一些癌症已经摘掉了“绝症”的帽子。比如,“甲状腺乳头状癌,早期治愈率能达到95%以上……切了就没了”,王兴说。

王兴发现,年轻一代对癌症的接受度在提升,知道癌症不等同于绝症,化疗也只是一种提高治愈率的常规手段,不是“人不行了、扛不住了”的提前判决。每个平安出院的病人都像一粒种子,给身边人传递“癌症没那么可怕”的信息。

家属的道德困境

在重大疾病面前,要做出选择的不只是病人,更是家属。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4年2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