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异代知己,存精神洞藏
走在杭州城里,你会发现苏东坡留下的痕迹,有游人如织的苏堤,也有一条老苏一日游的路线,从凤凰山出发,经慈云岭、南屏,抵达陶光寺。这些风景也吸引了一大批读书人,其中就有出生于杭州的李一冰,后者历时八年,写成七十余万字的《苏东坡新传》。《苏东坡新传》成书于1983年,分为上、下两卷,以东坡的年谱为经,以传主本人的诗词、奏疏、雄文为纬,历数东坡自四川眉山出发,历五朝为官,经六十六年人间浮沉的故事。你能从中看到一位敢于针砭时弊的父母官,也可以看到他乐交游、访名山、自筑屋的生活乐趣,真正走近这位处风云之变而自持的豁达君子。
李一冰,原名李振华,以“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取笔名“李一冰”。1967年,五十五岁的他遭人陷害入狱,四年的囹圄生活,并未磨灭他的心志。在狱中,他熟背苏东坡两千多首诗词,出狱后,整理《东坡事类》,编订《东坡年谱》,全力撰写《苏东坡新传》。个人的百般况味、半世的坎坷经历,促成了一本上乘传记作品的诞生。跟着李一冰徐行在东坡的人生路上,欣喜夹杂着怅然。你会在掩卷时叹息,李一冰实乃东坡的异代知己。
一部好的传记,能让人身临其境。李一冰不仅是写东坡,更是写那时大宋。开篇不凡,由蜀地、蜀人及其性情入笔,将该地不同于中原的风貌全盘托出,这让东坡的出场乃至其一生对蜀地的眷恋有了注脚。蜀地青年初遇党政,李一冰借由翔实的史料,分别呈现了力求革新的英宗、理念截然不同的两派朝臣模样。正是这些人“包围”了当时的东坡,并以各种力量影响着他的仕途,令人深感作为棋子的无奈。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4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