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胡庶华无疑是大学校长中的“传奇”——他七次接掌国立、省立大学,如武昌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等名校,前后历时二十余年。
他创作《湖南大学校歌》《重庆大学校歌》,强调博古通今、文理兼修、学贯中西,传唱已近百年,成为两所“双一流”大学的精神符号。
他将一生献给了中国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矢志教育救国、工业强国,素以廉洁的操守、热诚的心肠、优越的专长和干练的才能而著称,深受师生爱戴,在学界备受尊重。
这位“校长专业户”是怎样炼成的?他为何留下了“每任一职,三年必辞”学界奇谈?他为中国现代大学发展又留下了哪些光荣和梦想?
一
1922年,胡庶华从欧洲学成归国,因宾步程邀请,受任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与湖南公立商业专门学校、湖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合并,在岳麓书院的基础上定名湖南大学)教授、事务主任。
两年后,胡庶华赴武昌大学任教授兼总务长,校长石瑛几乎将全副精力放在向政府催款上,常驻北京,由胡代理校长职务。从此,胡庶华开启了他的校长人生。
虽然一年后,他被任命为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继而先后出任上海炼钢厂厂长、汉阳兵工厂厂长、南京政府农矿部技监兼农民司司长和烈山煤矿局局长,然而任期都不长。丰富的履历,为他日后正式执掌大学积累了丰富经验。
1929年6月,胡庶华由教育部部长蒋梦麟极力推荐,出任同济大学校长。同济前身是同济德文医学堂,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德两国交往的产物。
胡庶华曾留德十年,深受德国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所倡导的注重学术研究理念的影响。他主张:“大学教育应注重高深的学术,造成专门人才,并鼓励研究,以促进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这与其后来在抗战时期提出的“现代战争是参战国整个民族知识的比赛和科学的测验,大学的使命是高深学问研究和专门人才培养。纵在战时,仍不能完全抛弃其责任”有着精神相通之处,也见证了他对大学学术化的一生主张。
他积极扩充校舍,连年建造电气实验室、化学材料实验室、生理学研究馆和中学部教室。一年后,同济大学医、工两科均已具相当规模。他又将医、工两科改称为医学院、工学院,并筹设理学院。在他执掌同济期间,学校建立了地下党支部。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胡庶华被推选为上海市抗日救国会常务委员,积极参加全市抗日救亡活动。一批东北流亡学生来到上海,胡庶华接收他们进入同济医学院学习。
由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等原因,政府积欠同济经费甚多,学校债台高筑,积欠教师大笔薪金。胡庶华以个人信用向银行透支款项,暂维现状。胡庶华关心教师、爱护学生,受到全校上下爱戴。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他发出一系列通电和宣言,宣传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指出“武力抵抗日本侵略为我国目前唯一之出路”。由于爱国行为为国民党政府所不容,他被迫辞去同济大学校长等职。当时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听闻在同济“干得有声有色”的胡庶华去职,力邀其从上海回到家乡,首次出任湖南大学校长。
1934年4月,受国民政府委派,湖南大学校长兼中国工程师学会副会长胡庶华率学会工业考察团一行二十六人赴蜀考察。四川省政府主席、重庆大学校长刘湘邀请他考察重大,并参加该校校务会议。胡对这所初具规模、办学条件不甚完善的大学提出四点改进意见,令刘湘和学校教授们耳目一新。刘湘决定聘请他接掌重大。次年8月,胡庶华接任重大校长。重大三年,胡庶华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他积极扩大办学规模,调整和充实院系设置,优化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修订规章制度,设法增加办学经费,广泛聘请知名教授学者,增加招生名额,成功构建了重庆大学多科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基础格局。他把教育探索与理念,写进了《重庆大学校歌》:“江汉思禹功,教化溯文翁。学府宏开,济济隆隆。考四海而为俊,障百川而之东。研究科学,振兴理工。启兹天府,积健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