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中学筹建于1938年,目的是为南迁昆明的西南联大等高校知识分子的子女解决入学问题,后历经迁址、合并及两度复校,最终于2009年在昆明停办。天南中学是一所有着七十余年光辉历史的学校,有过辉煌的历程,创造过云南基础教育史上的奇迹,也曾“偏安一隅”成为昆明市郊的民工子弟学校。然而,作为一所有着深厚积淀的学校,历史不容我们忘记她曾经来过。
当日军的铁蹄蹂躏中华大地,一些大、中城市相继沦陷,西南地区成为大后方,很多高等学府、科研机构向西南迁徙。部分高级知识分子主要是西南联大教师转移到昆明后,为了使自己的孩子继续学业且得到良好的教育,准备联合创办一所中学。正好英国牧师易理潘想要在昆明创办一所教会中学,经各方协商,以在苏州乐群中学任过校长的金志仁为首,于1938年8月开始积极筹备建校。第一次校董事会于1939年2月7日召开,会上正式聘请金志仁为校长,同时通过校名“私立天南中学”,办学的部分资金由教会资助,并得到教育局批准:“先行招生开学,后办立案手续。”由此,金校长和董事们借昆明市金碧路锡安圣堂的空地、空房创办学校,于1939年2月18日开始招生,3月1日正式上课。
据不完全统计,第一届入学天南中学的名家子女有西南联大冯友兰教授之女冯钟琏,马约翰教授之子女马启伟、马启勋、马佩伦,孔子后裔八府嫡孙女、被誉为“全美华裔模范母亲”的孔令和,孔子第七十六代后裔孔令仁,昆明历史名人马鉁之子马荣柱,著名社会活动家、水利专家、梅贻琦之子梅祖彦,社会学家蔡文媚等。在锡安圣堂办学期间,“天南中学分高中部和初中部,当时大约有学生五百人左右”,其规模放在今日也不算小。然而,学校立案手续复杂,经过两年半的努力,到1941年6月,办学的正式批文才下达。金校长苦心经营三年后,经校董事会批准辞去校长职务,由西南联大体育系主任马约翰教授继任校长,日常工作由教务长孙冰承担。
抗战时期,天南中学的老师大都由西南联大教师兼任。据天南学子何宗智回忆:“天南中学的老师比较特别,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都是西南联大的助教或者讲师,他们之中不乏高材生,而且很多人后来都是著名的教授……这些兼职老师还是都非常尽职尽责的,课讲得也非常好……这些人大多是一些‘进步人士’,也就是说都是亲共反蒋的。”同时,学校聘请西南联大教授游国恩、潘光旦、闻一多、万先法、万先荣等,或来学校兼课,或来开展讲座,外语课由外籍教师担任。由此可见,在锡安圣堂办学时期,天南中学的办学质量是相当高的。
不仅如此,在抗战时期坚持办学的天南中学有其特殊的历史价值。其一,天南中学的成立,为南渡昆明的高级知识分子特别是西南联大教师的子女解决了上学的问题,从而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子女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同时,还收留了部分逃难到昆明的孤儿上学,为社会救助事业贡献了力量。其二,抗战时期,天南中学为祖国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天南中学校友会名录显示,此间的高中毕业生绝大部分考入了高等学府深造,不少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代表,除梅祖彦、蔡文媚外,还有北京医科大学郑素泉教授、云南民族大学蒋万华教授、上海第一医学院应越英教授等。其三,抗战时期,天南中学虽有教会资助,但教师基本都是中国人,开展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的抗日救亡和爱国民主活动也得以蓬勃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