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发展新时代海洋文学
作者 许亚龙
发表于 2024年9月

2024年4月21至22日,“繁荣发展新时代海洋文学:2024第二届新时代海洋文学学术会议”在海南海口顺利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指导,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海洋出版社、海南省海洋厅、海南省作家协会、中共三沙市委宣传部、海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海南省文学院、天涯杂志社、海南省海洋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来自吉林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以及《文艺研究》《文艺争鸣》《南方文坛》《扬子江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的研究者共八十余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各位代表围绕海洋文学理论建构、中外海洋文学与文明观、海南当代海洋文学等话题展开了讨论,现就会议代表性论文或发言的核心观点以综述的形式分类呈教于学界同仁。

“深蓝史诗”:海洋文学的理论建构

1975年以来,朱学恕、杨中举、段汉武、段波、陈绪石等学者接续讨论“海洋文学”概念,力图建构起独立的海洋文学话语体系。自2002年浙江省岱山县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海洋文学创作研讨会以来,海洋文学研究范式的理论建构,一直是海洋文学学术会议的热点话题。学术界持续的概念建构和范式探索“纲举目张”,共同推进海洋文学的研究走向纵深,本次会议在这一领域,特别是海洋文学的概念和特性探究方面有所推进。

面对“海洋文学”概念的较多歧见和中国古代海洋文学理论的建构不足,海南大学张平教授的《重构面向未来的中国型海洋文学》一文基于黑格尔、李约瑟、费正清对中国海洋文明的否定性、肯定性和兼顾性三种“他者”判断语境,围绕古典文学中的海洋元素,提出新时代重构中国型海洋文学命题的五个方面:需改观传统涉海文学基础文献的碎片化局面,需正视中国古代海陆互倚、以陆观海的海洋观,需接通近现代与当代海洋文学,需致力于理论话语的拓新,需强化海洋审美的独立品格。

就挖掘海洋文学特性,创新海洋文学创作与研究范式,《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提出“新海洋文学”命题,其并非“新”的海洋文学,而是增强“新”与海洋性和地方性的粘性,从而体现出“新海洋”,以期在整个的理念、形态、形式上有总体性的创新,他还提出了“新海洋文学”的几个特性。《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提出海洋文学的“解放性”和“发明性”,试图跨越海洋文学理论“地方性”对立体化、整体性文学创作撕裂之后的方向路径问题,从而避免海洋文学可能面临的程式化和封闭。《当代作家评论》副主编李桂玲认为,相对于乡土文学,“异质性”是海洋文学最重要的特征,而“人心”则是共性。她举例认为就地域差异来讲,邓刚的《迷人的海》中的海碰子体现出北海的凌厉、俊俏、凶险,处处是时代之影,林森的《唯水年轻》中的做海人体现出南海的包容、圆融、博大,处处是内心深处。

海洋、文学与人的关系:中西海洋文明互鉴

中西海洋与文学、人学(人心、人性、人伦)的关系表里,海洋表征出的个体、群体与民族想象、国家观念的多维与平行向度,以及其间体现出的文化异同与文明互鉴,也是海洋文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往往需要研究者具备出色的比较视野和卓识。

华东师范大学朱国华教授发言认为,西方文明自创世神话和史诗如《奥德赛》等以来,就与海洋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他认为郑和下西洋的沿岸航行探险意识比较弱,哥伦布、麦哲伦的探险意识则强,这体现出黑格尔所说海洋对西方文明的精神、文化和商业意义,而中国文化则视海洋为陆地的中段,没有发生积极的关系。中山大学彭玉平教授的《铃木虎雄、缪荃孙与王国维京都酬唱考论》一文,考论辛亥革命后,王国维随罗振玉东渡日本,寓居京都与铃木虎雄、缪荃孙酬唱之诗的历史,勘察民国初年士大夫同中有异的遗老情怀以及异邦士人的心态。

本文刊登于《天涯》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