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喝了水,为什么还是渴
明明喝了水为什么还是渴
“秋燥”来袭,人们常常会感到口干舌燥,于是本能地去喝水缓解这种
不适,可奇怪的是,明明刚喝了水,为什么又觉得口渴呢?那可能是因为你
的“水”喝得不对。
水喝得够不够
身体会告诉你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4 年版)》第 31 条指出,足量饮水是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的成年男性每日至少饮水 1 700 毫升,女性至少 1 500 毫升,从事高温或重体力活动者,应适当增加饮水量。
水喝得够不够,机体是否缺水,我们可以根据口渴、排尿次数和排尿量、颜色来判断。
1口渴
当感到口渴时,其实说明身体已经明显缺水。因此,应主动提前喝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
2排尿次数和排尿量
排尿次数和排尿量与水摄入量密切相关。一般健康成年人每天排尿次数为 4 ~ 6 次,每天排尿量为 1 000 ~ 2 000 毫升,每次排尿量约为 300 毫升。当排尿次数和尿液量比平时减少时,提示水分摄入过少,机体可能处于缺水状态。
3尿液颜色
健康成年人的尿液颜色是透明的淡黄色。当饮水过少时,尿液颜色会加深,并随缺水程度的增加而加深。
身体缺水时
需要补充的实际上是“电解质”
电解质是指体液中以离子形态存在的物质,主要包括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生活》2024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