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的横生妙趣
作者 于斐
发表于 2024年10月

小时候的我是个面黄肌瘦的“豆芽菜”。因为脾胃不好而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养成了挑食的习惯;又因为挑食,吃正餐的时候食欲不佳,过了饭点又以零食果腹,这种恶性循环着实让家长们心烦气躁,因此饭桌上请我吃“毛栗子”也是常有的事。寒暑假的时候被送往奶奶家,对我来说,不再被逼着吃饭是一种解脱 ;对大人来说,也许老年人会有特别的办法来让我开开胃口。

我的奶奶是个很会烧菜的人,她开过小饭馆,也在居委会担任过职务。自从我去她家后,她每天有两大乐事 :拎着篮筐去小菜场挑选不同的食材,一番焖煮炖炒摆上餐桌后对我循循善诱。不知不觉到了开学季,看着我逐渐肉鼓鼓的腮帮子,她笑逐颜开。

奶奶有很多拿手菜,我印象深刻的首推肺头猪肚汤。猪肺、猪肚这两样东西卖相都不讨喜,还有着浓烈的腥膻味,但是奶奶就像一位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师般,她会耐心和细心地撇去表面浓厚的油花,炖出一锅汤汁乳白、香气四溢的汤,汤里的肺片有脆邦邦的口感,加入的豆腐块、大蒜叶、白胡椒粉更是吊出了醇鲜味。初中寒假时我又去奶奶家,在她的指导下我也学着炖了猪肚肺头汤,在汤里又加入了白果和杏仁来润燥补肺气,那个冬天,我的支气管炎得到了很好的缓解。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生活》2024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