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介绍
山东博物馆珍藏有北海银行发行的二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一百元等多种面额 纸币,这些文物是北海银行的重要历史见证。其中,1943年北海银行发行的十元纸币, 通长14厘米,通宽6.4厘米,保存完整,为国家三级文物。正面为白底浅蓝色图案,背 景图为宽阔的农忙场景,有天空、村舍、农田、纵横交错的道路、树木等图景,中间是 “拾圆”字样,左边有一人一牛耕田画面,右边有几人在劳动。纸币正面的左右两侧盖 有“胶东”字样。上方“北海银行”左右盖有红色“甲0158898”字样。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不仅有军事上的鏖战,还有经济上的殊死斗争。
1938—1949 年的十余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根据地,在正面战场的大后方,以北海银行为阵地,以发行的北海币为工具而开展的货币斗争,是革命战争年代金融战线斗争的经典战例,在中国战时经济史上、中国共产党红色金融史上、根据地红色政权建设史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山东博物馆珍藏有北海银行发行的多种面额纸币以及相关票据等文物,见证了战火硝烟中北海银行红色金融事业诞生和发展的历程。
创建银行 自主掌控根据地经济命脉
海银行创建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中国和中共领导的胶东抗日民主力量兴起之际。抗日战争初期,山东各地的货币非常混乱,多种货币形式并存。有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有韩复榘发行的“山东民生银行票”,有日伪货币“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券”,还有各种私家商号滥发的土杂钞不下数十种。1938 年2 月,日本在胶东扶植建立伪政权。1938 年3 月,中共掖县县委创建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建立起山东最早的抗日民主政权。日军的入侵造成了胶东抗日根据地金融秩序的混乱,时值法币价值下跌,不法投机商为发国难财不惜滥发票券,导致物价特别是粮食价格飞涨,严重影响人民生活。1938 年10 月,毛泽东提出“有计划地与敌人发行伪币及破坏法币的政策作斗争,允许被隔断区设立地方银行,发行地方纸币”,抗日根据地在经济战线上的战斗由此打响。
为筹措军费,解决财政经济困难,稳定金融秩序,1938 年秋,掖县的抗日民主政权开始筹办北海银行,由曾在青岛中鲁银行担任经理的掖县籍张玉田负责筹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