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前夕,一种金黄色的中国水果现身巴黎街头,吸引了路人的眼球。当得知水果叫“gold plum(黄金李)”时,一个精通中文的法国人说:“奥运夺金,这真的是‘奥运果’呀!”这种承载着对奥运健儿祝福的东方甜蜜水果,是产于广东乐昌的黄金柰李(柰通奈,也可称为黄金奈李)。
其实,这并不是黄金柰李第一次出海,2022年,它就曾远渡迪拜,因清甜爽脆多汁而走红中东,一果难求。如今奥运期间被引进到法国,赢得不少运动员和游客的喜爱,身价也一路水涨船高。有人不仅好奇,黄金柰李这种小众特色水果,为何能突围成为国际水果市场上的新贵?
回乡创业开拓荒山
2012年5月的一天,广东乐昌的余文军回到自己的家乡——梅花镇深塘村探亲,在村里闲逛时遇见了一名年过七旬的老人和一个两三岁大的孩子。两个人坐在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出神。老人看到余文军,艰难地起身与他打招呼。余文军这才认出,对方正是奶奶家的邻居林芝兰。
余文军从小在深塘村长大,到了上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身边,逢年过节回乡时,还是会被林芝兰邀请到家里吃饭。余文军很吃惊,在他的印象里,林阿姨年轻时可是村里最漂亮的女人,干净利落且热心善良,没想到变化如此之大。
在和林芝兰聊天中,余文军才得知,老人身边的孩子是她最小的孙女,其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留下了她们祖孙俩。“您年龄这么大了,孩子又这么小,怎么家里只有你们两人呢?”余文军问道。
林芝兰无奈地摇摇头,说:“都待在家里挣不了钱啊,想要过好日子,就得背井离乡外出谋生。”林芝兰的话让余文军心里一紧。仔细想想,梅花镇确实没有像样的企业,不能提供工作岗位,仅靠基础农业又难脱贫。所以,村里大多数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和老人随处可见,成片的荒山杂草丛生。
余文军心里很不是滋味,也是在这一刻,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家乡,通过实践把荒山“变废为宝”,改变家乡的面貌。
此时,余文军已经49岁了。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创业,做过零售业、服务业,开过建材公司,算是事业有成。但他觉得,人这一生,不应该只盯着钱,总该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可是,当余文军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身边的亲朋好友时,一个朋友说:“我劝你还是趁早打消这个想法。做农业难,做生态农业更难,难上加难的是在荒山上种出一片绿洲。你这么做,简直就是没事找事给自己添麻烦。”
晚上躺在床上,余文军辗转反侧,脑海里再次浮现林芝兰和她孙女的模样。村子里有许许多多像她们这样的留守老人和孩子,生活得不到保障。
经过慎重考虑,余文军把自己名下的企业交给了信任的朋友打理,他则回到了梅花镇深塘村。余文军最初的设想是:打造一个特色生态农业园,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将附近的几个村庄全部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农业合作社,让农民做自己的农场主。
2013年4月,余文军成立了百臻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流转了1000亩山地,开始打造“百臻生态农业园”。他认为,中国农业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科技跟不上,所以,“百臻生态农业园”最初的定位就是走高科技生态农业道路,以培育新型农特优新的产品为目标。
黄金柰李正是余文军成立生态园后发展的第一个种植项目。黄金柰李是当地一款传统珍果,李子的一个变种。早在乾隆时期便有记载,民国时期被称为“歪嘴李”。
余文军之所以首选这个种植项目,一是因为深塘村是梅花镇海拔较高的村,早晚温差大,果子生长周期长,种植出的黄金柰李果大核小,酸甜爽口,营养价值非常高;二是因为当时梅花镇有很多农户都在种植这种水果,但没有形成规模,加之黄金柰李果周期短、不易保存,种植成本高,价格昂贵,所以销量一直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