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小孩姐”:玩着滑板逐梦巴黎
作者 王新同 
发表于 2024年10月

8月6日,中国滑板小将郑好好完成了她的奥运首秀,并表示“玩得非常开心”。11岁的郑好好,作为第33届奥运会年龄最小的运动员,让网友们羡慕不已:“别人的11岁已经‘滑’进国家队,出征奥运会为国争光!我的11岁,还因为偷玩游戏被妈妈打。”

小学刚毕业的郑好好被誉为“天才少女”,她不仅在滑板大赛中摘金夺银,学习成绩十分优异,而且拥有一般孩子不具备的松弛感。那么她是怎样在妈妈的助力下,一路“玩”进奥运会的呢?

本文主人公郑好好
赛场上的郑好好

7岁学滑板,

摔伤是“家常便饭” 

2024年6月底,广东惠州女孩郑好好在妈妈和教练的陪同下,来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参加奥运会资格赛。在女子滑板碗池比赛中,郑好好第一轮发挥出色,得到了63.49分。但第二轮,她出现了一个大失误,仅拿到43.84分。

这就意味着,最后一轮,郑好好必须拿到67.34分以上,才有机会晋级巴黎奥运会。

危难关头,唯有放手一搏!在最后一轮比赛中,11岁的郑好好直接增加了两个高难度动作。碗池滑板的赛场有一系列复杂的曲线,四周都是圆弧的碗壁,高度和坡度各异。如今,郑好好突然提升难度,不仅失败率较高,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对于妈妈王哲来说,女儿下碗池滑行的那几十秒钟,简直是她人生中最漫长的时光。王哲把心提到了嗓子眼。面对巨大的压力,郑好好在最后一滑中,将自己的专业水平发挥到极致,也取得了72.6分的优异比赛成绩!

行云流水般完成这套高难度动作后,郑好好知道她梦想成真,可以参加巴黎奥运会了,顿时笑逐颜开。而此时,距离她第一次接触滑板,也才4年而已。

2012年,郑好好出生于广东省惠州市,她的爸爸做生意,妈妈是公司职员。郑好好人生中的第一个滑板,是妈妈送给她的7岁生日礼物。

在王哲的记忆中,女儿1岁时刚学会走路,就再也不愿意坐婴儿车了。“她还不喜欢走平路,专挑那些坑坑洼洼、可以爬台阶的路走,还乐得咯咯笑。”

在郑好好的成长过程中,妈妈给她报过很多兴趣班,从琴棋书画到歌舞,但没有一个是她的心头好。直到郑好好上二年级时,妈妈给她买了一个滑板作为生日礼物。

之前,郑好好学过轮滑,对此颇有兴趣。王哲没想到,女儿不但喜欢她送的滑板,后来还把它变成了人生路上的加速器!

有些家长因为担心孩子摔倒磕伤,不敢让他们接触轮滑和滑板之类的运动项目,但王哲并不这样想,“正因为滑板是一种极限运动,才更有助于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孩子的平衡感、协调性和耐力。而且在练习滑板的过程中,身体和地面有时会产生碰撞,受伤是不可避免的,这也能锻炼孩子迎接挑战、抵抗挫折的能力。”

郑好好第一次从滑板上摔飞出去,胳膊磕破、手指骨折的时候,王哲也心疼得想掉泪。

本文刊登于《伴侣》2024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