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经济法解读
作者 杨薪加
发表于 2024年9月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正的竞争环境是维系市场活力、推动经济成长的基本原则。经济法作为规范经济行为的法律体系,在保障市场公平竞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政府监管方法,其目的在于确保政府的政策与措施不干扰市场竞争秩序。从经济法的视角探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主要职责及其在经济法中的应用策略,目的是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资料。

经济法视角下的公平竞争制度

经济法基本原则与公平竞争的紧密联系

在经济法视角下,公平竞争制度承担着核心职能,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具有紧密的互动关系。经济法作为我国经济活动领域的法律制度,旨在保障经济秩序的平稳和谐;而公正竞争法则被视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原则,特别强调所有竞争者应在公正条件下进行竞争,不应遭遇任何形式的偏颇或制约。

经济法中的公平原则及诚信准则等,实质上都是为了维护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这一系列规则体系在法律框架内保障了所有市场参与者均能获得公正的待遇与法律地位,有效地遏制了权力滥用和市场操控行为。经济法为确保公平竞争秩序构建了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所有市场参与者有权按照法律规定,独立进行商务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利。这样的法律架构不仅推动了商业领域的增长与进步,而且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

经济法如何护航市场公平竞争

经济法在维护经济体系公正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其借助周密构建的法治框架,为市场主体营造了一个公正、明晰的竞争环境。

反垄断法规体系被视为经济法的核心之一,它严格遏制了价格操控、市场分割等违背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同业竞争者和消费者权益。反垄断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秩序的稳定,保障了市场竞争的公正性。

消费者权益保障条例则涵盖了维护消费者多方面权利的内容,包括知悉商品和服务的权利、选择权、公正交易权等,并同时确立了销售者或服务提供者的多项责任。该法律体系的实施,调整了市场平衡,确保了消费者免受不公正商业行为的侵害,并推动了市场的良性竞争。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4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