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顺天时重“养收”
作者 郭仲华
发表于 2024年9月

中医认为,秋冬养阴。立秋之后,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昼夜温差大,降雨少;进入秋分后气温逐日下降,昼长白短,阴气渐盛,阳气渐衰。此乃阴长阳消之时,故要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秋季养生主“养收”,如果不注重顺时而养,就很容易患病。那么,秋季有哪些养生要领?我们该如何调养呢?

养阴润燥

秋季天气干燥,主要的外邪为燥邪。五行养生学认为,秋属金,与五脏肺相对应。中医认为秋燥最伤肺,因为肺是“上水之源”,同时又是一个“喜湿恶燥”的“娇脏”,更需要水湿的滋养及濡润。秋天必须注重滋阴除燥,保证肺这个“娇脏”的健康,避免肤发干燥、口渴咽干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困扰。饮食方面应以清润、温润为主,可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雪梨、甘蔗等食物,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如葱、蒜、姜、茴香、辣椒等辛味之品。五味中酸收敛补肺,辛发散泻肺,故秋食宜酸不宜辛。多喝温开水、淡茶、豆浆、乳制品、果汁等饮品,达到益胃生津之目的。

老年人体质弱,可采用晨起食粥法,这里推荐一款银耳山药羹。

本文刊登于《家庭医学》2024年1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