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65岁的周阿姨.2023年12月20号在当地医院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术后2个月(正好是大年初三),周阿姨突然出现肚子痛,寒战、发热,最高体温39.1℃,并且伴有皮肤、巩膜的黄染。急诊到我们医院后,查血总胆红素71.51微摩尔/升,考虑存在“胆总管结石伴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周阿姨到病房时面容痛苦,因为发热,无法进食,整个人身体很虚弱。我们立即给予消炎、解除胆道痉挛、止痛以及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第二天,周阿姨的气色慢慢恢复。复查胆管核磁共振(MRCP),并未发现胆总管结石:复查肝功能,血总胆红素下降至27.93微摩尔/升。考虑为胆总管结石,经保守治疗后排入肠腔所致。周阿姨好转后顺利出院,但1个月后,周阿姨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周阿姨非常苦恼,问我们:“为什么胆囊切除了,还反反复复出现肚子疼?”我们再次给周阿姨查胆管核磁共振(MRCP),发现胆总管存在结石,于是给周阿姨做了ERCP下取出胆总管结石。但是在我们做ERCP的过程中,发现周阿姨的胆囊管残余过长,并且胆囊管里存在结石。
原来,周阿姨反反复复出现的胆总管结石是从残余胆囊管里掉出来的。我们和周阿姨说明情况,需要再次开刀切掉残余的胆囊管,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周阿姨受尽疾病折磨,非常想彻底解决问题。于是,我们再次给周阿姨手术,彻底切除残余胆囊管。术后3天,周阿姨康复出院,至今再也没有出现上述的疾病痛苦。
关于胆的几个认识误区
咱们大众所理解的“胆”可能仅仅指是胆囊,而且认为“胆囊”是分泌胆汁的。于是总有这样的疑问:“我没有了‘胆’,是不是吃饭就不好了,是不是没有办法吸收营养了?”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的理解误区。
了解胆的结构和功能
从医学上来讲,“胆”不仅仅包含胆囊。如果你查看医学文献或教科书,就会发现医学的胆包括胆囊和胆管;胆管根据位于肝脏内部与外部,又分为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