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睡眼惺忪”警惕“上睑下垂”
作为心灵之窗的眼睛,如果被下垂的眼睑遮挡,总让人觉得无精打采。如果不是真的处于“睡眼惺忪”的状态,就要警惕可能是“上睑下垂”这一病症。
上睑下垂是上睑部分或完全不能抬起所造成的下垂状态,俗语称为“天不亮”。正常人平视前方时,上睑应当遮盖黑眼珠上方1~2毫米;如果将黑眼珠比喻为钟表,上睑通常遮盖10点至2点的位置。在排除额肌的作用下,当上睑不能抬起,遮盖超过2毫米时,称为上睑下垂。上睑下垂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上睑缘遮盖角膜的程度,2~4毫米为轻度,4~6毫米为中度,超过6毫米或超过瞳孔中央为重度。
睑下垂的病因
上睑下垂可以是多种疾病共同的表现,病因包括以下几种。
先天性上睑下垂 提上睑肌或其肌腱先天性发育不良,或支配提上睑肌的神经发育障碍所致,出现于出生后或幼儿期,有遗传倾向。既可以是单眼,也可以是双眼。有时会同时伴有眼球上转困难或向下看时上睑下落不完全。先天性上睑下垂对患儿存在身心危害。①影响外观。下垂的眼睑不仅令人看上去眼睛无神,患儿也会因为上方视野遮挡而不自觉地持续抬眉、皱额或仰头,导致额部纹路增多,甚至导致颈部肌肉、脊柱的病变。②影响视觉发育。当下垂的眼睑遮挡瞳孔时,进入患儿眼内的视觉刺激受限,视觉神经系统发育受阻,极易造成形觉剥夺性弱视,一旦错过治疗时机,视力下降则不可逆。③影响心理健康。随着患儿自我意识的逐渐形成,社交场合受到的外观评价可能会导致患儿自卑,进而影响其心理发育和性格形成。因此,先天性上睑下垂建议尽早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家庭医学》2024年1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