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怖症患者对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感到紧张恐惧,总担心自己会在别人面前出丑,并产生回避行为。如果不加以干预,病情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形成恶性循环。患者感到非常痛苦,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他们吗?以下我们就具体介绍一些常用的药物和心理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篇
药物治疗的依据 依据是神经递质功能障碍假说。支持这个假说的学者认为,精神障碍的发生和脑内神经递质功能水平紊乱有关。常见的神经递质有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γ-氨基丁酸等。
常用药物 目前常用于社交恐怖症的药物有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苯二氮革类、β受体阻滞剂几大类,作用机理各有异同,抗抑郁药物是首选药物。根据作用机理不同,抗抑郁药又可细分为三环类、四环类、MAOI类、SSRI类、SNRI类、NaSSA类等。实际在使用中,只要记住老药和新药就可以了。老药包括三环类的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四环类的马普替林,MAOI类的吗氯贝胺等;新药有SSRI类的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兰、氟伏沙明等,SNRI类的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那普仑,NaSSA类的米氮平,等。新药的疗效和老药相似,但副作用更小,安全性更好,已经逐渐取代老药成为药物治疗一线选择。抗焦虑药包括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苯二氮革类包括氯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B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在抗抑郁药疗效不佳或有突出的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时,这几种药物可作为联合用药使用。
药物治疗的使用原则 药物治疗相对于心理治疗来说疗效更加确切。但在临床上,很多患者因为对药物副作用的担心,未能遵照医生的建议服药,造成病情久治不愈。有经验的医生会跟患者强调五个字的治疗原则:足量足疗程。
药物治疗的局限性 药物虽可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但并不能扭转形成社交恐怖症的心理机制,再加上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一些误解和顾虑,也限制了药物治疗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