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人”,是怎样的人?

生活中的你是不是这样的?
常把“无所谓”“随便吧”“没关系”挂嘴边;
维系关系全靠对方,独来独往已是常态;
说是上班,但更像是出家,对升职加薪毫无兴趣,对职场“内卷”无动于衷,随心情劳动,凭缘分拿钱;
不轻易进入恋爱关系,若真的谈恋爱了,对恋人没有任何期望,既不吵架也不生气,像极了《如懿传》后期的如懿。
如果你符合这些描述,那你大概是网络上所说的“淡人”。
“淡人”:流行于年轻人中的新社交人设
“淡人”,指的是以“淡”字为核心展开日常生活的年轻人,表现为面对任何事情的态度都是淡淡的。
我们在开篇对“淡人”的日常描述看起来似乎与“社交失能”相似,但“淡人”的“淡”不仅表现在社交层面,而且延伸至生活的各个层面,“淡人”行动逻辑背后的心理因素也并不是恐惧。
有人觉得“淡人”的“淡”可以看作是情绪稳定,但这二者也不是一回事。
“淡”是一种微妙且持续的情绪状态,以缺乏生活热情为特征。“淡”和情绪稳定的差别是:“淡人”不是没有情绪感知力,他们只是在感知到情绪后,表现出平静、平和的模样,对一切情感体验都偏向平淡;后者则是在情绪波动产生时,将情绪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根据不同情景做出恰当的情绪反应,既不会过于激动,也不会过于冷漠。
如果你对一个“淡人”说我爱你,他们通常会像没听见一样,或只是点点头。当你需要一个“淡人”对你付出或表达情感时,你大概率会失望,因为他们会假装看不到你的需求,刻意地不去回应你,更不会对你做出任何承诺。他们对周遭的人际关系都保持着一定距离,不愿和任何人产生感情和依恋。
“淡人”心理是怎样产生的?
天生“淡”
“淡人”心理的形成不乏天生气质的影响。
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心理与健康》2024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