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无力行动的孩子,我该怎么办?
菜鸟问疑:
老师您好,今天接到一个叫小杨的学生来访,来的时候心情很低落,问起他的困扰,他表示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快中考了,学习很累,每天回到家就想放松,明明还有很多作业,却不想做,一到家就忍不住玩会手机,但玩一会又觉得这样不对,会导致作业要做到很晚,可就是控制不好自己,觉得自己很没用,很焦虑;二是自己很想学好,已经很努力了,但成绩反倒从班级10多名下降到20多名。他表示小学的时候自己只花了20%的精力在学习上,但是成绩班级前几名,还有很多的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下棋、做手工,那个时候觉得每天都很开心。而现在感觉已经花了90%的力气在学习上,但是成绩也只有80分的程度。现在初三了,虽然很希望成绩好起来,但又不大提得起精神,最后还是什么也没做。
听到孩子这样说,我很担心,就和孩子讨论可以做点什么来改变他的困境,比如时间管理的部分,能不能让父母来帮忙监督管理手机,每天限定一定的时间。但是这个部分就很难。孩子表示,从小父母对待他就很民主,让他自己做主,如果这个时候爸妈来管他,他会很不习惯,估计还会和爸妈吵起来。我又和孩子讨论,要成绩好起来可以去做点什么,比如去补课。孩子同样表示不愿意,补课会减少自己的自由时间。
进行到这里我就头痛了,孩子一方面对现状不满,一方面又不愿意去做实际的尝试,总在情绪的圈子里打转,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办呢?
(阿 心)
主持解惑:
阿心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许多心理老师头疼的问题,面对困境,来访往往能想到该怎么做,但麻烦的是他总能找到这样或是那样的理由来表示自己做不到。我们常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知道”和“做到”,如何有效地促使这样的来访改变也就成为了最考验我们心理老师的部分。
一 理解每一个选择的缘由
要想改变发生,首先需要思考的就是来访为什么不愿意改变。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学生博览》2024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