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道上骑驴者
作者 梁帅
发表于 2024年8月

通往青藤书屋的路,是一条窄路。

从鲁迅故居到青藤书屋大约一公里的路程,慢慢地走,开始还数着步数,将近一千步的时候,就数乱了。一条石板路,看起来长长的,如同延往历史深处,雨后路面有点湿滑,仿佛书屋主人的生命底色,泛出坚硬的光。大约一千五百步的时候,看见了书屋的门面,它嵌在墙壁里,如果不太留神,甚至会错过。书屋在江南的古宅中算不得宏大,但干净利落,有简约之美。

和鲁迅故居相比,这里安静多了。

院子里,一条碎石小路,一口石井,一株女贞树,一丛绿竹,雨中摇曳几株芭蕉,院中老藤苍虬盘桓、扭曲,也有一种纠缠中的倔强。听人说,老藤是紫藤,院落中原有的那棵青藤,在历史的动荡中被移除,一直没有寻找到合适的移栽过来。

关于青藤书屋,徐渭画过一幅立轴。画面中的三间屋舍,房顶都是茅草,周边生长芭蕉、翠竹,背后一块巨石,墨色浓淡对比十分强烈。房屋左侧应该是一处藤架,看起来枝条蔓蔓,但不如紫藤那么张扬,也许是他画过的葡萄,或许也是青藤。青藤,也叫木莲藤,古书上常称之为薜荔,就是在墙壁、乱石空隙中存活的藤类植物,如果遇到可以攀附的支架,它的生命就会铺张出来。徐渭的老宅原来叫榴香书屋,后来改为青藤书屋,换了一种方式,留一缕独特的芬芳。

在给自己的画作题跋的时候,徐渭写下了“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这幅联句,这是他的自我写照。读南腔北调几个字,想起鲁迅《南腔北调集》,这个书名有趣,有来历。据说曾有人写文章讽刺鲁迅,说他演讲口吃,讲话南腔北调,那人不无恶毒地说:“然而这是促成他深刻而又滑稽的条件之一。”我想这个攻击鲁迅的人写完这句话,一定也洋洋得意,觉得自己的话讲出来很是漂亮。可是,鲁迅自己说:“真的,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也是因为这个南腔北调,便有了《南腔北调集》,是自嘲,是戏谑,也是反击。

徐渭在绍兴出生长大,也曾在北京工作过,行走过齐鲁燕赵等地,说话可能也是“不入调,不入流”。鲁迅和这位绍兴前辈有着类似的经历,而且性格中都有狂狷的一面,用“南腔北调”做文集名称,也许是对这位同乡的隔世回望吧。徐渭和鲁迅都善于自嘲,他们以此来消解生活的不完美,这是一种自信的态度,这更是在绝望中的奋起,死磕到底的意志。

《青藤书屋图》纵104厘米、横39厘米,纸本淡彩。画面中最抢眼的是一块形状奇特的山石,浓墨勾勒,中心位置三间茅屋,门敞开着,屋内空不见人,左侧一处藤架,屋后竹林、芭蕉各具姿态,院中小桥曲折,卧于池水之上,似乎是和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徐渭说自己住的是几间东倒西歪屋,画作中,房屋还算规整,只是自喻人生境况,文字背后不仅有苦闷与心酸,还有强烈的自我肯定。这就是自嘲的力量,我就这样一个人,又奈我何?

徐渭不像鲁迅家道中落,祖宅也比较豪阔,徐渭祖上留下来的遗产也只有这几间老屋。况且他一生并未显达,在他畸零的人生中,这样的一处住所,犹如精神家园,即使很破败,也足以遮风挡雨慰藉平生。

老屋之中有一幅徐渭的半身肖像,画像中徐渭身材微胖,脸颊丰润,因为不是完全的正面,看起来,眉梁很宽,稀疏的胡须也根根干净。两侧是书法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你觉得这幅书法有点奇怪,它不是出自徐渭之手,表达不出徐渭的个性,为何不用《青藤书屋图》题跋上的几个字呢?视线再与徐渭画像对视,你似乎难以发现这个人身上的南腔北调,他的眼神更温和一些,也有一种睿智的光芒,你看不出任何癫狂的迹象,反倒觉得他更像是一个养尊的师爷。

徐渭做过师爷。

绍兴人做师爷,也要从徐渭说起,在绍兴师爷这个群体里,徐渭地位也相当突出。绍兴有一个师爷文化馆,馆内出名的师爷大部分都是清代人,明代只有徐渭一人。也听人说,绍兴师爷都尊徐文长为祖师爷,可见其影响之大。

徐渭天资聪颖,有才学,六岁能读书,九岁能做文章,二十岁考中秀才。少年时代诗文就已小有名气,但他的科举之路却异常不顺,直到四十一岁,八次不中,最终还是一介秀才。在前途暗淡的时刻,当时的浙直总督胡宗宪听说他的才能,就请他加入幕府,我估计徐渭心里也是做过一番挣扎的。师爷这个职业,既不算官,也不算吏,是官老爷家幕后的一群参谋。绍兴人实际挺不愿意被人称为师爷的。鲁迅谈起师爷也说,在绍兴,那些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一是做商人,一是做幕友。幕友就是师爷,鲁迅说,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做师爷,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我们今天在影视作品里常见的师爷总是一副奸诈的嘴脸,这是严重被黑化了的师爷,做师爷也是要有真本事的。“师爷”古代也称为宾客,战国四大公子都豢养宾客,关键时刻可以出谋划策,甚至拯救自己。权贵聘请师爷做智囊,到了清代开始繁盛起来,师爷也大体上划分为刑名、钱谷、书启三种类别。绍兴师爷要入行,就得拜师学艺,他们要学的可能比科举考试的内容还要多。这些人必须会诗能文,通晓算学及典章律例……因此,“千人学幕,成者不过百人;百人就幕,入幕者不过数十人”。

嘉靖二十年(1541年),二十一岁的徐渭入赘绍兴富户潘氏。岳父在广东阳江工作,他便跟随协助办理公文,这应该是徐渭作为师爷的起步阶段。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冬,经历过科举失败、丧妻之痛的徐渭,三十七岁时开了一间学堂,几个小孩子来读书。那个冬天,零星收上来的一点儿学费,成为他有限的经济支撑。冬天的阳光,打在窗棂上,他在暗淡的光影里看到一丝希望。

这时候,倭寇在东南沿海骚扰百姓,掠夺民财,胡宗宪作为前线抗倭总司令,把办公地点前移到了绍兴府,经人介绍,他请徐渭代笔写了几份给朝廷的文书,其中包括《代擒王直等降敕奖励谢表》。

本文刊登于《小说林》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