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追光微燃间 逐梦星河处
作者 赵强
发表于 2024年8月

采访王蕾教授这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整个黑龙江大学的校园被烟雨笼罩着,透着几分凉爽。沿着主楼右拐,穿过一片小小的花园,是一条长长的直道。校园里学生不多,许是放假的缘故,穿行在略显空寂的校园,一路打探,不觉间,我们已经走到了黑龙江大学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楼下。

迎接我们的王蕾教授,她有着平易随和的笑容,一下子拉进了彼此的距离,驱散了初见的陌生感。

王蕾,1985年出生,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教师,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黑龙江大学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曾获得第25届“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第十六届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随着交谈的深入,字面上的介绍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钠火花点燃心中梦想

“其实,在数理化这三门理科课程中,我的化学成绩并不是最好的。我之所以对化学感兴趣,应该源于高中的一次化学实验课。那是一节钠燃烧的实验课,只见老师把金属钠放在坩埚中,用酒精灯加热坩埚,很快就看到金属钠逐渐熔化直至燃烧。我当时感觉非常神奇,就觉得钠并没有直接接触火焰,为什么能燃烧呢?这算是我的一次化学启蒙吧,也是我兴趣的开始。”

钠燃烧时璀璨耀眼的金黄色火焰,就这样点亮了王蕾心中对化学的好奇与探索,开启了她与化学的“长相厮守”。

填报高考志愿时,王蕾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黑龙江大学化学专业。在大学里,她勤奋好学,在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的学业后,又在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学成之后,她又回到了黑龙江大学任教。

谈到为何选择回到黑龙江就业,王蕾表示,这源于她对家乡的那份眷恋,以及黑龙江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视与扶持。“主要还是更适合自己。我比较恋家,一直也都是在这边上学,留在这儿相当于毕业和工作之间无缝衔接,不用再去一点点积累各方面资源,直接按原来的方向往下做就可以了,成长相对来说肯定会更快一些。”谈起省内的科研环境,王蕾显得很兴奋,她说:“我们的实验室现在属于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就科研条件来说,我觉得已不亚于国内一流院校。尤其是近两年,省里对我们非常支持,最近又给我们提供了一批大型设备仪器进行科研工作。”

创新服务在龙江

博士毕业后,回归母校的王蕾主要从事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能源器件的材料构筑及原位机制的研究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深知科研工作者肩负的重任,她以国家战略目标为科研方向,致力于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回馈社会。

“‘双碳’目标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担当,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本文刊登于《新青年》2024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