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部队,是担负网络侦察、网络攻击和网络防护任务的部队,其主要任务是削弱、破坏敌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效能和保障己方计算机网络效能正常发挥。按作战任务不同,分为网络攻击和网络防护部队。
网络部队具有编制灵活、人员精干、技术先进、训练有素、反应迅速等特点,一般隶属最高军事指挥机关直接领导和指挥。随着世界主要国家陆续组建网络作战部队,网络攻防作战随之成为现代战争重要作战手段。以下以美、俄、英、法、日、印为例简要介绍全球网络部队建设情况。
美国网络部队建设情况
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开始进行网络作战研究及实践。海湾战争中,美军在对伊拉克进行空袭前,通过激活预置网络病毒,瘫痪伊方防空系统,以获取战争优势。1998年,美国防部创建计算机网络防御联合特遣队,与国防信息系统局联合运行。1999年底,该特遣队发展成为计算机网络行动联合特遣队,划归原太空司令部管辖。2001年“9.11”事件前后,为适应网络空间攻防态势变化以及配合阿富汗战场作战,美军开始酝酿网络部队调整。2002年10月,原太空司令部解散后,计算机网络行动联合特遣队归入美国战略司令部。2004年,时任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下令将计算机网络行动联合特遣队拆分为负责防御的全球网络行动联合特遣队和负责进攻的网络战联合功能司令部。2010年5月,根据时任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指示,全球网络行动联合特遣队和网络战联合功能司令部合并组建成网络司令部。2018年5月,网络司令部从战略司令部编制中剥离,升格成为一级职能司令部,司令由美国家安全局局长兼任。同年,美参联会也正式发布了《网络空间作战条令》(JP 3-12),对联合参谋部、作战司令部、网络司令部、军种网络司令部和作战支援单位间的关系和责任进行了规范。
2012年,为适应灵活聚合、职能专属、领域协同的网络作战需求,网络司令部提出组建标准化网络任务部队(的规划方案。新编组部队陆续建成,于2018年形成完整作战能力,构成了网络司令部机动作战力量。2014年,网络司令部增加国家网络任务部队,负责国家级网络(如能源、电力网络)安全,威慑、破坏敌方网络行动并实施反击;2015年,设国防部信息网络联合指挥部,由国防信息系统局局长兼任指挥官,负责监控国防部网络运行并开展积极防御,网络任务部队基本部署态势确立。至此,网络司令部组织结构基本成型并延续至今。至2020年,连同全职和雇佣人员在内,网络部队人数增至6872人。如果把军种网络司令部下辖部队的现役、文职和雇佣人员也计算在内,美军网络部队的规模将达到7万余人。
按编成计划,陆、海、空及海军陆战队共组建5类网络任务部队,即国家任务分队、网络防护分队、网络作战分队、作战支援分队和国家任务支援分队。人员来源包括划归军种网络司令部的下属部队官兵、军种网络与情报院校培养人员和招募人员。具体组成包括,陆军41支、海军40支、空军39支、海军陆战队13支;按照职能细类,国家任务分队13支、网络防护分队68支、网络作战分队27支、作战支援分队17支和国家任务支援分队8支。上述5类分队经组合形成3种网络作战部队,即网络防御部队、国家网络任务部队和网络作战任务部队。

2023年5月,美国防部公布了《2023年国防部网络战略》。战略明确,为了应对网络威胁,美国防部将采取4项相互补充的措施。第一,保卫国家。美国防部将在网络空间和通过网络空间开展活动,加强对恶意网络行为体的侦察,并实施向前防御,破坏和降低这些行为体的能力和其生态系统。利用所有可用的权力,使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复原力能够对抗对军事准备的威胁。第二,为打赢战争做好准备。美国防部将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并将进一步投资于联合部队的网络复原力。利用网络空间行动来产生不对称的优势,以支持联合部队的计划和行动。第三,与盟友和伙伴一起保护网络。国防部将协助美国盟友和合作伙伴建立他们的网络能力,并扩大潜在的网络合作途径。继续开展猎杀前线行动,以建立网络弹性,并将通过鼓励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公认的网络空间规范,加强负责任的国家行为。第四,在网络空间建立持久优势。美国防部将优化网络空间作战部队和网络部队的组织、培训和装备,投资网络空间行动,包括情报、科学和技术、网络安全和文化。
美国着力发展进攻性网络作战力量,重点发展网络空间作战体系化攻击平台和制式化攻击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