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睡不好觉怎么办
“老年人觉少”是人们对于老年群体睡眠状态的普遍认知。很多人认为上了年纪之后,人的睡眠时间自然会变短,所以“睡不好”是“正常”的。但事实上,老年人的失眠问题不仅影响日间的生活状态,还会损害其身心健康,加速衰老进程,增加跌倒、交通意外等的发生风险。了解失眠的相关知识,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提高睡眠质量,能帮助老年人获得更高的生活舒适度和幸福感,同时也有助于预防脑出血等疾病的发生。
准确识别“睡眠改变”与“失眠”
1.正常的睡眠习惯改变无需进行医学干预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睡眠习惯会发生改变,这属于正常的生理变化。具体包括:
(1)平均睡眠时长下降,从原来的7~8个小时,降低至6.5个小时左右。
(2)入睡时间延长,从30分钟以内延长至1小时左右。也就是说,老年朋友从打算入睡算起,往往需要1个小时才能睡着。
(3)睡眠的连续性降低。老年人容易因为憋尿、打鼾等中途醒来,睡眠变得片段化,也就是俗话说的“睡不了整觉”。
(4)深度睡眠时间减少。一般健康成年人的深度睡眠应达到整体睡眠的20%左右。按每日8小时的睡眠时长来计算,健康人每晚应拥有1.6小时的深度睡眠时长。但研究发现,部分老年人的深度睡眠时长不足1个小时。
(5)睡眠节律发生改变,多数老年人倾向于早睡早起。
如果老年人发生睡眠习惯改变,但是日间精神饱满,生活状态没有受到影响,且对自己的睡眠质量感觉满意,则不必就医。
2.失眠者必须进行专业治疗
根据《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失眠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意,并且影响日间功能或引起躯体不适的一种主观体验。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4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