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折不是“打上石膏”就能治愈
作者 张立
发表于 2024年8月

上小学二年级的亮亮在操场活动时摔倒了,左胳膊肘疼得厉害。班主任通知家长后,及时送亮亮前往医院治疗。医师诊断亮亮为肱骨髁上骨折,进行手法复位后,对其患处采取石膏外固定。医师告诉亮亮妈妈,石膏固定需要4周左右。如果复位效果欠佳,亮亮要进行手术治疗。亮亮的母亲对此感觉很困惑——骨折不是“打上石膏”就行了吗?为什么孩子可能需要动手术呢?

儿童骨折以上肢居多

儿童骨折多发生于6~10岁,以男童居多。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具备一定的独立活动能力,且活泼好动。同时,其肌肉力量薄弱,骨骼强度低,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因此,6~10岁儿童很可能因为游戏、跑跳,使用游乐设施不当等原因意外摔倒,并发生骨折。此外,部分儿童参与户外运动,如滑板、滑雪等项目时,可能因为运动姿势错误、挑战高难度动作或没有佩戴护具而摔倒,进而引发骨折。

数据显示,儿童的骨折部位多位于上肢。上肢骨折则以肱骨、尺骨和桡骨骨折最为常见。原因多为患儿摔倒时用手撑地所致,患肢多为常用手。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4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