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法兰西玫瑰


若论法国品牌车型的优点,既有操控称心的,也有皮实耐用的,更有在其他细节上表现出众的,不一而足。但说到法国车的短板,则多数集中在人机交互、车身造型等工业设计方面。而那层出不穷的新槽点,甚至让人怀疑法国汽车制造商在组建设计团队时,首先淘汰掉的是学过工业设计的人。
事实当然并非如此。相反,法国还是工业设计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7世纪时,法兰西国王Louis XIV就专门让宫廷工匠研究材料、美学和功能,用以打造具有豪华装饰风格的家具,乃至建筑。发展至其曾孙Louis XV时期,不仅皇家用品有自己的美学风格,亦即后世所谓的“Lou i sX V s t yle”,连民间的工业产品也都开始在设计时有意结合当下流行的美学元素。随后,这股法式风潮又将工业设计概念传遍整个欧洲大陆。




顺便一提,法国更于1766年成立École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arts décoratifs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专门推行工业设计教学。可以说,从教学到实际应用,法国设计都有着深厚的底蕴。而如今的欧洲设计圈,也仍然对法国设计颇为追崇。
问题在于,法国人认为,工业设计是基于设计者本身的欲望去创造新物件,而不是制作拥有特定功能的新工具。但显然并非所有地区的用户都能接受法国人这随心所欲的设计思维。
这才是法国品牌汽车经常出现奇葩设计的根本原因——哪怕企业早已“全球化”,且设计团队里也未必都是纯血法国人,但老传统遗留的思维惯性却仍在“作祟”,而非地貌特征或路网条件这类主要影响发动机设定跟底盘调校等机械特性的外界因素。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名车志》2024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