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2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通过了《巴黎气候协定》,178个缔约方郑重签字,目标碳零排放,力争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以拯救地球。
2017年9月13日,巴黎取得第33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权。
2018年,国际奥委会通过新规,为贯彻绿色环保理念,主办城市需减少新建场馆,尽可能利用或改建既有场馆。
巴黎是率先宣布碳预算的奥运城市,碳排量对标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一半。场馆建设历来是主办方的难题。巴黎奥运会所需35个场馆,75%利用旧馆改建,20%临建,新建的只有水上运动中心、拉夏贝尔门体育馆和攀岩馆。
新建
田径与游泳是两个用地大户。田径比赛,有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主赛场法兰西体育场,翻新即可用。将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4个项目捏在一起,全城无现成场馆。经反复比对筛选,躲不掉的新建多功能水上中心定点在毗邻法兰西体育场、临近奥运村的圣但尼省。
几年过去,被称为“法国等待了几十年的最先进的”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已跻身欧洲老大,与东边的主体育场等组团城市奥林匹克中心。这两个巨无霸用长100米宽18米的悬空街道连接,高峰时能承接15%以上的人流。通道联接附近两座地铁快线站和两座地铁普线站,贯穿全城。巴黎轨道交通开通于1900年,运力充足。
水上中心屋顶线条简洁流畅,使用了2700多立方米的木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凹木框架。屋顶与立面以木材原色为主色调,完美融入周边绿色环境,建筑的能源消耗减少了30%。
馆内看台呈波浪形,座椅100%用再生塑料制成,就地回收了约100吨的塑料软木,“像木材一样加工,像塑料一样成型”。生产过程还催生了一家专门从事废塑料利用的年轻企业,除向水上中心供货5000个座位外,还向其他场馆提供了6000张座椅。
这一大型多功能泳池总长70米,一端是跳水池,灯光柔和,水质剔透。建设者对照明系统做了15个方案,调试了15次,“一切以不打扰运动员和观众为准,确保完美的手机和4K电视画面”。交付前,专业人员乘坐装备高灵敏度传感器的充气船,“对池底的每一平方厘米都不放过,确保每朵飞沫都清晰可见”。底部与立面是可移动的模块化设计,可根据活动类型和实际需求,变化泳池三维尺寸。主场外还临时安装了一个标准游泳池,供训练用。

4680平方米的屋顶几乎铺满太阳能板,能满足全馆25%的电能需求,加装了废水与能源回收再发电装置,场馆人员认定用电功率足够。他们不认可奥运村不安装空调是“为了节俭”的“环保表演”,称巴黎地处北纬49度,全城居住区罕见空调,极端高热天气概率很低,“奥运会后大家回归正常生活,奥运村变身新型小镇,安装全套固定空调设备真没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