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避免高龄妊娠
高龄妊娠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而言,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为24到29岁,随着产妇年龄增长,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也会增高。各项权威报告均显示,过晚生育会导致胎儿畸形的概率增加,如果孕妇年龄超过35岁,胎儿出现畸形的概率会更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随着妇女年龄的增长,体内染色体发生畸变的可能性升高,同时母体的免疫力逐年下降,也会进一步加大孕妇遭遇病毒感染的概率,最终诱发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防止病毒感染和精神刺激
孕妇在妊娠早期遭遇病毒感染,可能会抑制胎儿心脏发育,流感、腮腺炎、风疹等病毒感染都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失业、离婚、亲友逝世等过度的精神刺激会影响机体的内分泌系统,导致功能失调,过多激素进入血液就会增加胎儿畸形的概率。因此,孕妇及其亲属应做好卫生防护工作,防止在流感多发季节过多接触人群。孕妇要加强心理建设,平日多加休息,静以养胎。
注意膳食合理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提高孕期的膳食质量可有效降低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