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载人航天精神,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作者 陈新新
发表于 2024年7月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止。从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到神舟五号挥就惊鸿之笔,再到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多年来,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一代代航天员的努力,取得了一个个辉煌的成果。走进新时代,我们被一代代航天工作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所感动。作为新时代青年,在追逐青春梦想的路途上,我们应向伟大的航天人学习,领悟好“航天精神”的实质内涵,不断坚守好信念、锤炼好能力、发扬好作风、塑造好品质,携载航天梦想,奔赴星辰大海。

发扬“特别能吃苦”的工作作风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新时代青年应发扬“特别能吃苦”的工作信念,做志存高远的“追梦人”。回顾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从无人试验飞船到模拟载人飞行,从多人多天飞行到圆梦太空行走,如果不是我们向往着科技,中国航天将永远只存在于嫦娥奔月的神话之中,不可能实现一个又一个历史性跨越,更不可能实现我们一直憧憬的飞天梦。被称为“航天花木兰”的鲍硕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40年来第一位女性总调度。在担任总调度的一个月前,她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只为在指挥嫦娥五号时能坚持30个小时不休息。她的同事评价她说“只要一进飞控大厅,她就像变了个人,可以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也不休息”。作为青年工作者的鲍硕,把艰苦环境、艰巨任务作为磨炼自身的机遇,把刻苦耐劳的足迹印在了航天发展之路上。

当前,我们新时代青年应当发扬航天工作者“特别能吃苦”的工作作风,披甲执剑,一往无前,不断提升吃苦的本领,于实践中千磨万击,于奋斗中冶炼成金,以脚踏实地的步伐奋力追梦未来。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