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三章
作者 江晓原
发表于 2024年7月

剧集《繁花》横空出世,满城争说,立成现象级作品,有人甚至号称是“跪着看完《繁花》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各种评论及介绍文章虽已连篇累牍,窃以为多属花絮八卦,或有未发之覆,爰撰三章,用博一粲。

第一章拆解贯穿剧中的股票战。《繁花》专门聘有“股票顾问”应健中(当年沪上著名股评家,著有小说《股市中的悲欢离合》,并在《繁花》剧中出演街头股评家角色),因为剧中的商战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股票战而展现的。剧中股票战情节并非全部来自《繁花》小说原著,有一部分是从应健中小说改编的。这些情节前后照应,相当专业,没有相关实践的观众不易完全理解,而网上对这部分剧情的解读则言人人殊,莫衷一是。

第二章揭示《繁花》剧中对“爱无能”的表现。“爱无能”是王家卫以前在电影中经常涉及的主题,在《繁花》剧中则表现得隐秘而强烈,故有必要通过分析揭示之。

第三章讨论《繁花》剧中的沪语,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

以下讨论中,假定读者已看过《繁花》剧集,对剧中的各种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已了解,故论述中一般不再对这两方面进行叙述和说明。此外还要预先强调,本文不是对《繁花》剧集或小说的整体评论,也不是对剧集故事原型的历史考证,读者不以“不全面”“不符合史实”等见责,则幸甚矣。

第一章 股票战

南国投(南方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上海总部,任命强慕杰为总经理,是要他来开拓上海市场的,可是强总心心念念的,却是来上海报他的“血海深仇”。这当然不是武侠作品中的江湖仇杀,资本战场上的“血海深仇”就是曾被对手搞得大败亏输,这有时候也会弄出人命—在《繁花》剧中就有两个人为这种事情丢了性命。

[第一战]

强总在上海的第一战,是收购上市公司瀛洲实业(原型为沪市早期“老八股”中的延中实业),这被视为中国股市的首次并购事件,南国投名声大噪。而且从具体的股票操作来说,南国投也从中获利了。但令强总气恼的是,他来上海的报仇对象宝总,拼凑了一支“小舰队”,在瀛洲实业收购战中搭南国投的顺风车,居然也赚到了钱。那时股市中这种“小舰队”很常见,就是若干人将钱拼起来,委托一个人操盘买卖,有时候也能赚不少钱。

这一战比较简单,就是南国投先悄悄持续买入瀛洲实业股票,到持股16%时宣布收购意向(这违反了持股超过5%即应公告的规定)。但是瀛洲实业不愿被收购,发起抵抗,支持抵抗的各方力量也争相买入瀛洲实业股票,导致股价扶摇直上,一度超过四十元。南国投和宝总小舰队都知道逢高卖出,获利后全身而退,却将广大散户套牢在高位上。金美林饭店女老板的丈夫抵押了饭店借钱入市参与此役,结果转眼血本无归,弄得坠楼身亡—这是剧集中出现的两次死人事件之一。

剧中关于此役,有一些小细节不太为人注意,其实相当精细而且凶险。并购最初当然需要暗中买入目标公司股票,但消息总有泄露的可能,强总的预防措施,是事先警告至真园饭店女老板李李:背叛将是不可原谅的,同时却有意将目标公司代码泄露给了李李。强总这样做用心险恶,实际上是在给试图利用这一情报的人挖坑。因为利用这一情报必然会在南国投宣布收购之前就去购入瀛洲实业股票,而这就会涉嫌内幕交易而遭到警方调查。

李李没有听从强总的警告,她做了两个背叛举动,一是让自己饭店的领班去悄悄购入了瀛洲实业股票,等股价拉升时卖出获利,这样她就能搭便车赚到钱,但此举真的导致她本人涉嫌内幕交易而被警方带走调查,搞得她红红火火的至真园饭店差点垮台。

李李的第二个背叛举动更为严重,她向自己对之已有好感的宝总泄露了情报。然而宝总计谋深沉,他担心强总的情报是故意误导,决定以小舰队一千五百万元资金押宝另一只股票。虽未押对,但他在南国投宣布收购后迅速转向,果断重仓瀛洲实业,结果仍然赚到了大钱(事后他分给了李李不少)。而警方调查显示,宝总小舰队是在南国投宣布收购之后买入瀛洲实业的,不涉嫌内幕交易,赚了钱也安然无恙。反倒是挖坑的强总,因违规操作(未在南国投持股到达5%时公告)被警方带走“配合调查”,拘押了二十四小时,最后虽然没事,却也被搞得灰头土脸。

[第二战]

瀛洲实业并购战,强总和宝总之间只是“暗战”,但强总的第二战,开始正面对阵宝总。这一战主要是较量政策水平,技术上也比较简单。

在《繁花》剧中的年代,公司上市是一件引领风骚、勇立潮头的事情。公司上市要找一家有力的券商来“辅导”,其中重要的“辅导”义务是担任股票承销商,并负责上市开盘之后股价的保持和炒作。

南国投财大气粗,强总宣称“只和头部公司合作”,他选定的合作对象是卢百公司。没想到宝总拼凑的民间小舰队,居然也想来玩辅导上市的游戏,经李李牵线,宝总和一家西部来的小券商西国投合作,选定的对象则是南京路上一家比较小的公司—服饰公司。

这一战,强总压根没将宝总放在眼里,因为要获准上市,辅导券商需要在官方的会议上陈述自己的理由,而宝总作为民间商人,连上会的资格都没有。

但强总没料到的是,西国投特事特办,临时给了宝总一个“西国投副总经理”头衔,让他上会陈述。强总更没料到的是,宝总在幕后军师爷叔的调教下,在会上巧舌如簧,将服饰公司的上市,活生生说成一件急政府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的天大好事,最终服饰公司获得了这个上市名额,而南国投辅导的盧百公司则名落孙山。

本文刊登于《书城》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