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何为:重审门肯—白璧德之争
作者 杨靖
发表于 2024年7月

一九一七年,美国文学批评家H. L. 门肯(H. L. Mencken,1880-1956)在《充当文学破坏力的清教主义》(“Puritanism as a Literary Force”)一文中,将清教主义定义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恐惧”(haunting fear),因为它一直“担心某人会在某个地方享受幸福”。在门肯看来,天然患有“道德洁癖”的清教主义严重束缚了美国文学的自由表达和自我发展,犹如健康肌体上长出的毒瘤,必须加以铲除—这一观点和同时代另一位文学评论家布鲁克斯(Van Wyck Brooks)的主张遥相呼应:后者在《清教徒之酒》(The Wine of the Puritans,1908)中将清教主义视为美国的“文化短板”(cultural shortcomings),并断言唯有根治这一痼疾,方能抵达“美国的成年”(America’s Coming-of-Age)。

日后门肯和布鲁克斯在评价马克·吐温的问题上发生争执:布鲁克斯批评马克·吐温后期向加尔文主义屈服,压抑了他的艺术天才;门肯则坚持马克·吐温是反抗美国清教文学的样板,认为在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三大家(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和豪威尔斯)中,马克·吐温革除清教积弊的态度最为坚决,成效最为卓著,对于美国文学的自立与成熟“贡献良多”,堪称美国“民族文学之父”。在此后的文学史中,马克·吐温一跃而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可见门肯之慧眼和判断。一九五○年,著名文论家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宣称,门肯“毫无疑问,是自坡(Poe)以来我们最伟大的文学评论家”;传记作家乔希(S. T. Joshi)在《门肯论美国文学》(H. L. Mencken on American Literature)中,褒赞门肯“在建立美国文学经典方面厥功至伟”,洵非溢美之词。

门肯十岁时偶然读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从中发现了迥异于欧洲文化传统的“粗犷的个人主义”。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惊人的事件”,正如他后来在《自传》中所说:“马克·吐温多么伟大!他高高在上,与世隔绝,就像复活的拉伯雷(Rabelais),观察着人类的喜剧,嘲笑着人类永恒的欺骗!他对于宗教、政治、艺术、文学、爱国主义、美德等方面的虚假事物有着多么敏锐的洞察力……”更重要的是,马克·吐温“嘲笑他们,但并不经常带有恶意”—这也是门肯终生奉为圭臬的批评家的准则。

门肯对马克·吐温作品中“乡土的市侩气”不无微词,却又称赞他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抛弃了他一贯沉溺于其中的“狭隘的乡土主义”。照门肯的看法,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这种“超越美国国界的丰富想象力”恰是他最伟大的地方。此外,作为《美国语言》(The American Language,1919)的作者、语言学家的门肯对马克·吐温式的美国方言大为激赏。与此同时,他更“识别”出马克·吐温作品中蕴含的传承自欧洲文化的“书卷气”:马克·吐温以自己的天才“在丰沃的想象世界自由驰骋,他超然物外,游刃有余地醉心于用喜剧揭示人性的弱点,并对其加以鞭辟入里的尖刻讽刺。所有这些,让人不免联想起那些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事实上,门肯不仅将马克·吐温视为愤世嫉俗的拉伯雷(《巨人传》作者),而且将他比作嬉笑怒骂的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作者),甚至视之为这两位讽刺作家的合体。马克·吐温反对繁文缛节,针砭宗教伪善,憎恶道德主义—这一切都很符合门肯的文学旨趣,也是门肯对马克·吐温始终赞誉有加的主要原因。

身为《美国信使》(American Mercury)等报刊的文学编辑,门肯以“审稿迅速”(并反馈审稿意见)著称—他破天荒地允许作者“一稿多投”,由是扶植了包括辛克莱·刘易斯、舍伍德·安德森、尤金·奥尼尔、威拉·凯瑟和菲茨杰拉德在内的一众青年作家,其中最为耀眼的是德莱塞。正如早年发现马克·吐温一样,门肯为德莱塞深刻而准确描摹美国社会现实的天才所折服,并為之呐喊欢呼。从一九一一年的《珍妮姑娘》(Jennie Gerhardt)开始,门肯与德莱塞书信往还不断,数量惊人;门肯读过德莱塞众多手稿和校样,并为德莱塞几乎每一部作品撰写评论。门肯在自己主编的《时尚人士》(Smart Set)上发表德莱塞的作品,以此抗议文坛对这位离经叛道作家的打压。尽管德莱塞被称为“文笔拙劣的大作家”(索尔·贝娄语),但门肯却坚信,德莱塞“那丑陋的笨拙和粗犷恰是他令人惊喜的思想稳定性的一部分,他对巨大的文字工程驾轻就熟,对人物性格有着超凡的感受”。此外,门肯还意识到,无论《美国的悲剧》有多少缺陷和不足,“作为一部人类巨著”,它依然“充满了探索和庄重的尊严,有时甚至能够达到真正的悲剧的高度”。

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声望卓著的门肯为初登文坛的德莱塞铺平了道路,并在德莱塞作为小说家的成长过程中一次又一次鼎力相助。

本文刊登于《书城》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