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实行防御性国防策略,但不排除在国家安全和利益受到威胁损害情况下,实施先发制人打击,以消除不利因素,避免陷入战争泥潭。因此无论和平时期还是冲突期间,开展对敌人和潜在对手的军事情报工作,对于俄国家权力最高机构和军事领导层态势研判和制定决策都是必不可缺的。其中情报搜集作为整个情报流程第一环节,在平时及俄军数次行动中高频运用并发挥效用,持续为俄罗斯维护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利益提供支撑动力。无论是在过去,还是近年来在俄格冲突、叙利亚战争、克里米亚事件以及与美西方缠斗中,俄军事情报搜集力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苏联到俄罗斯,军事情报力量一直承担两大职责:支持军事决策的情报搜集和针对目标的隐秘行动。相比于另外两大情报部门对外情报局和联邦安全局的多次调整重组,格鲁乌变动最小,自格鲁乌改组成立至今共692人获得了“苏联英雄”或“俄罗斯英雄”称号,印证其在实战中取得的赫赫战功。
俄罗斯军事情报搜集工作的地位归属
俄罗斯情报工作直接为政治军事领导层服务,不仅应战时所需,也在平时启用;不仅聚焦本国及周边,也放眼全球;不仅关注当下,也着眼未来。
军事情报工作流程按三个阶段进行:情报信息的搜集、信息处理以及将加工后的信息报送上级。其中情报搜集至关重要,其捕获内容是最终情报产品的惟一来源。一次行动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敌方部队军力动向、计划意图的侦察和信息捕获是否及时和真实可靠,延误时机、忽视真相、疏漏细节可能会导致全盘失败。因此,俄军高度重视情报搜集环节。

俄罗斯情报力量在苏联解体后经历了漫长的重建之路。现在,俄罗斯情报力量由三个主要情报机构组成:对外情报局、总参情报总局和联邦安全局,开展对外情报、军事情报、维护国家安全及反情报等活动。从建立至今总参情报总局运行已逾百年,其前身是1918年11月苏联红军成立的军事情报机构“登记部”,该部门任务是为内战期间红军打击反革命部队提供情报支援。1921年4月“登记部”改名为红军参谋部第二部,其俄文缩写音译正是大名鼎鼎的格鲁乌。从苏联到俄罗斯军事情报工作与政治情报、科技情报和反情报工作保持平行和交叠,格鲁乌在军事情报领域一直占主导地位,直接受俄联邦武装部队总参谋部指挥。虽支持上层军事领域决策的情报搜集主要由格鲁乌负责,但对外情报总局和联邦安全局也会参与搜集与军事相关的情报信息。例如,对外情报总局和联邦安全局分别设立了科技情报部和军事反情报处,分别负责搜集用于抵御外国武器攻击、推动本国科技发展的技术情报,以及在军队内部开展反情报调查和行动。
军事情报搜集在建国初期和卫国战争时期做出巨大贡献
十月革命后,作为一个新生国家,在内战和外国军事干预的双重压力下,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开始创建军事情报体系。苏联军事情报部门克服了缺乏训练有素人员和财政资源不足,以及中央和各级组织领导缺乏经验等带来的巨大困难,经过几年努力在16个国家建立了情报网络。苏联军事情报力量不仅搜集有关白军信息,而且还在境外开展全面侦察活动,以对抗外部势力,总体上成功完成了国家领导层设定的任务——对各战线上白军和外国干涉力量的详细侦察。人力情报也迎来了“重生”,开始依靠在国外通过特殊手段设立的站点联通情报“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