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背景
2023年10月8日,杭州亚运会圆满结束,中国选手奋力争先、勇夺金牌的精神激发着小朋友们的运动热情。对于他们来说,泳池是陌生的,但也是令人向往的。
昊昊:“亚运会我最喜欢看游泳比赛了。”
多多:“运动员们游得可快了,他们就像一条鱼一样。”
妞妞:“我也喜欢游泳,妈妈带我去学游泳了。”
天天:“要是我们可以在幼儿园游泳就好了。”
老师:“那我们搭建一个游泳池好吗?”
孩子们一致同意老师的提议。
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游戏化形式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建构行为的培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教师应该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鼓励和支持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验证答案,支持和引導幼儿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
从幼儿的谈话中我们发现,他们对亚运会游泳玩水非常感兴趣。基于幼儿的兴趣点,我们决定从游泳池这个角度切入,提供建构材料来支持幼儿的探究。
故事一:游泳池是这样的
围绕游泳池搭建,孩子们有很多想法,他们观看了游泳池的图片,也实地观察了游泳池,中班的孩子对于图形有了简单的认知,因此他们能根据自主观察,对游泳池的外形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讨论中,天天说:“游泳池有圆的、有方的,里面有水。”多多说:“游泳池没有裂缝,池里的水不会漏出去。” 乐乐说:“我去过水上乐园,那里有充气的泳池,水可多啦。”优优说:“爸爸还带我在老家的河里游过泳,水特别凉快。”天天说:“我们一起搭一个游泳池吧。”
从故事中,我们能发现幼儿对游泳池戏水非常喜欢,并且有游泳经历,知道游泳池结构,初步了解了游泳池功能,对游泳池产生了探索的欲望。但是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将游泳池的建构看作是平时的建构游戏,没有真正考虑游泳池的可玩性。在分享回顾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小结,并说道:“刚刚有人提出搭建游泳池,这是一个很棒的点子。”抓住幼儿想要搭建游泳池的契机,引发幼儿对游泳池的思考。同时,孩子们认识一定的形状,能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围合搭建,证明儿童是存在一定的工程思维和数学思维的。
真实的问题源于真实的生活,贴近生活的情境触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内在兴趣,激发幼儿持续学习的动机,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
故事二:搭建游泳池的造型
有了想法,孩子们开始围绕游泳池进行搭建。中班的孩子虽然能将看见的、听到的说出来,但是不具备较高的合作能力,他们更喜欢自己搭建。教师则需要去收集幼儿碎片化的信息,采用投票、支持、分享、聆听等方式,辅助幼儿进行工程建构。这一天,孩子们围绕造型进行了商讨。
妞妞:“游泳池怎么搭?”
多多:“很简单的,我上次跟爸爸妈妈坐飞机去海南玩,在一个很大很大的游泳池里游泳的。”
多多:“那个游泳池是长方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