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不自洽的才是狠人
作者 陈惊雷
发表于 2024年6月

去年一整年,楊幂没有作品与观众见面。她不是停了下来,而是在工作中过着规律而安稳的日子。外人看到的是一种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实际上,杨幂正经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23年年初,杨幂发微博,像是许愿,2023年请对我好一点吧;年底,她接受采访,笑道,2023年对我确实好了一些。是一种什么样的“好”呢?是我们想象的“好”吗—终于可以演自己想演的角色,沉浸在创作的乐趣中,感受驻扎片场的日常;终于可以直面自己的焦虑和疑问,不再“戒掉情绪”……

是。也不完全是。

“这一年我遇到很多挫折,心智因此成长得非常快。”标准杨幂坚强式回答,再熟悉不过,她语气平淡,表情平静,无法解读成反讽,“任何挫折对我而言都是很好的体验,都令我受益匪浅。”她又解释:“今时今日,我仍然会遇到这些事,并且,这些事依旧会打击到我—这让我反思。”

搁在几年前,杨幂不可能承认有什么事可以打击到她。宣布戒掉情绪后的她仿佛刀枪不入,但此刻她的变化清晰可见,从内里一点一点透露,周身盔甲虽尚未完全褪去,但她在努力撕开一些口子。扫除表层的坚硬,人的血肉会变得丰富。

她说,刀枪不入反倒令她消极。

“所谓活在当下,是一种‘明天与我无关’的摆烂感,你认为这些事伤害不到我,其实只是将它们搁置,一时活得开心,问题根本没解决,它们仍然存在;或许有人可以选择一生都不去解决,但对我而言,这不行。以前的方式消极且危险,如果继续依靠惯性,我将无法前行。”

因此,杨幂愿称这为“不摆烂的一年”。

疗伤

正值开播,杨幂也看了《哈尔滨一九四四》。

第一集有场戏是杨幂扮演的关雪手臂中弹,她自己给伤口消毒、清理、包扎。这是前期宣传时放出的一段片花,也是杨幂进组后拍的第一场戏。在拍摄花絮中,导演张黎说戏,是掰开了、揉碎了地细讲:“疼痛的时候,人是缩着的,先得熬过那个疼劲儿,一点一点、一秒一秒地过去……(然后痛)缓了。”导演指示杨幂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杨幂望了一眼镜子,提出得把头发弄乱一点,这更符合当下的场景。

真正难的不是演“痛”。关于痛的层次和分解细节,杨幂用经验可以信手演来各种模式:“(痛)会大喘气、会咳嗽、会像小野兽一样跳起来等等—但哈尔滨里面的关雪不一样,她一定不会流泪。”前半句话说的是角色共通的外在表现形式,后半句涉及了人物内在的性格,后者是杨幂现在常会思考的部分—就像张黎说的那句“要表现一种自己作践自己的感觉”才是戏的关键。

接下《哈尔滨一九四四》,演员的本能让杨幂决定要成为关雪,一个彻底的反派。剧本开头便是戏中戏,“她在装好人,有趣”,杨幂被关雪吸引,“这人身上有很多问题,敏感、多疑,动不动就骂人打人,抽烟喝酒样样都来,情绪转变难以捉摸,前一秒非常冷静,下一秒猛地爆发;她缺乏耐心—三句话就是极限”。

本文刊登于《ELLE世界时装之苑》2024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