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八百次勇闯
作者 深月
发表于 2024年6月

走进化妆间,演员杨紫正在为拍摄做准备,一头乌黑的头发垂下来,镜面里是一张平静、看不出任何情绪的脸—此时此刻,社交平台上已经开始为她的新剧《承欢记》展开热烈的讨论,话题涉及纠结的爱恋角力、反转的事业动线还有原生家庭的嬉笑怒骂等等,收视报捷似乎早有预料,女主扛剧的体质和扑面而来的国民人缘,加上母女关系的情感冲突,注定这部剧的“不平静”。

杨紫尤为重视,且想认真演绎的只有一件事:一个叫麦承欢的上海女孩如何走出“承欢膝下”的设定,拥抱变化,在学会“爱自己”后,心神荡漾开来,就像此时自由的春光。在剧中,第一个显示力量的名场面就是麦承欢和她的家人,与男友全家在能俯瞰黄浦江的昂贵包厢里吃饭,饱受羞辱。直到做司机的父亲被对方挖苦不会吃鱼,愤怒的情绪到达了顶点,杨紫为这场戏加了一个动作设计,她把筷子用力地摔在桌面上,筷枕都被砸翻,原本乖巧的“弄堂公主”第一次放出“狠话”:这饭可以不吃,这婚也可以不结。这不仅是麦承欢完全遵循自己作为独立人格的情绪表达,同时证明了演员杨紫对每一个角色每一场戏的“执念”,思考、理解,内化于心,外化有底。

你好,压力

1999年,7岁,出演了第一部影视剧作品,这是杨紫出道的时间刻度。到今年,是第25个年头,杨紫已经非常熟悉剧组里的生活。去年在《要久久爱》这个年轻人浓度较高的团队里,她甚至开始承担起一些“家姐”的责任,也花了不少时间去跟导演沟通剧本,一方面从演员的角度提出建议,另一方面她二十多年的履历厚度其实也成为一份真实、有温度的情绪价值,让团队成员感觉到踏实,在这部戏杀青时,杨紫在微博上写了“小作文”,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很动人:有一刻,我甚至想,是不是只要那盏大灯打开,这段时光就能一直被定格,我们都不会长大,成年人的世界,底色不常是明亮……“重建”是只有偶像剧才有的事情。

这是明亮的杨紫。

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即使到今天,面对每一场戏每一个角色都还是会很有压力,这种压力如影随形,甚至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它更加清晰、具体,像一个可能不打招呼就敲开心门的发小、闺密。“当我提到压力的时候,并不觉得它是不好的,坏的,而它总是能提醒我,要集中精力把眼前的事做好。”杨紫甚至用每一场戏都不好拍来概括这一路的真实感受,包括正在热播的《承欢记》。“刚开始我拿到剧本,看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古装剧,一夜通读了十集就很喜欢,当然也觉得很有挑战。”麦承欢是在上海弄堂里长大的乖乖女,对父母几乎言听计从,最大限度地克制着自己的情绪,总希望让身边所有人都感觉舒服。尽管杨紫凭借“小雪”一角家喻户晓,但私底下她和麦承欢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作为一个北京女孩,我从来就没有像承欢那样考虑问题,性格还是很直率的,父母很尊重我,由着我的性子,从事了演员这个职业。

本文刊登于《ELLE世界时装之苑》2024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