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感觉自己被深爱的6件事
作者 秋秋
发表于 2024年5月

     

陪伴:“爸爸妈妈愿意陪着你”

周末,带儿子在公园玩耍,儿子临时起意要玩沙子,便捡了一个矿泉水瓶子和一些枯枝烂叶,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了起来。

这时来了一位小朋友,在孩子们羡慕的眼光中,拿出他一应俱全的装备:小桶、铲子、耙子,还有推土机、挖掘机,甚至还穿了长筒的靴子。不一会儿,就听见孩子对他的爸爸说:“爸爸,你看我堆的沙堡!”孩子的爸爸眼睛都没离开手机屏幕,说:“嗯,嗯,好,真棒!”“爸爸,我的推土机好厉害!”“爸爸,你来陪我玩吧!”这位家长终于坐不住了,对孩子吼道:“你别喊我了,你玩你的,我看我的,我在这陪着你还不行吗?我是大人了,玩沙子干什么!”孩子不再说话,只是低头玩着玩具。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其实并不少见。一些家长看似在陪伴孩子,但却没有把爱真正传递给孩子。

真正的有效陪伴,是家长不带任何负面情绪,不用挑剔和指责的眼光,愿意花时间陪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一起吃晚餐的温馨时光、一个亲密的拥抱、一场平和的聊天、一起玩游戏,无论时间长短,只要走心,都是有效的亲子时间。关注、重视,不忽略、不偷懒,每一次的全情投入,每一次心与心的交流,会将“爱”“温暖”“温馨”“幸福”具象化,成为孩子的美好回忆。

    坦然表达对孩子的认可和夸奖: “你做得很好”“我为你驕傲”

著名作家三毛曾在散文中写道:“我这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要请您欣赏我。您的一句话,就定了文章生死。世界上,在我心里,您就是最严格的批评家,其实您并不是存心的,是我自己给自己打了个死结,只因我太看重您。”这个“您”便是指三毛的父亲。

三毛虽然写出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但是父亲对她的不认可,一直困扰着她,她甚至将父女之间的矛盾称为“一生的战役”。直到《朝阳为谁升起》一文发表,三毛的父亲才终于在信里称赞她:“深为有这样一枝小草而骄傲。”看了父亲的话,三毛如释重负地说:“我等您这一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您——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消除了我在这个家庭里的自卑和心虚。”即便她的作品在文坛备受瞩目,三毛最在意的还是父母的肯定。

本文刊登于《伴侣》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