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气和血助力心脏疾病康复
作者 任炜炜
发表于 2024年5月

心脏疾病被祖国传统医学归为心系疾病,可具体分为胸痹、心悸等病症,其发病原因主要为气血亏虚、血脉不畅等。心脏疾病患者除了通过手术介入、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病情,还可以尝试中医养生保健方法,达到提高生活质量,避免疾病急性发作的目标。

具体来说,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医师的指导下,坚持进行传统养生运动、善用食疗药膳、调节个人情志,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传统养生运动助您调节气血

如果患者长期静养,各项身体机能会大幅下降,进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正确、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和气血、舒筋活络、改善心肺功能,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促进身体恢复。

1.尝试传统养生运动

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传统养生运动,其动作柔和、动静结合,强度和难度适宜,既能增强身体的协调性,也能提高肌肉力量,很适合心脏疾病患者练习。患者运动时应注意动作标准,配合正确的呼吸节奏。如果是初学者,可以在康复医师或者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练习。长期坚持传统养生运动的练习,可有效提高心肌功能,缓解胸闷、气短等不适。

2.遵守运动处方

心脏疾病患者必须在医师的指导、监测下进行运动。患者在病情稳定、符合运动康复要求后,应由主治医师和康复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康复程度、年龄、患病前的运动爱好与水平、其他慢性病患病情况,制定运动处方。处方的具体内容包括选择合适的运动种类,确定运动频率、运动时长等。

食疗药膳助您益气补血

合理膳食有助于控制病情,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心脏疾病患者的总体饮食原则是低钠、低脂、低糖,戒酒,多补充膳食纤维素和维生素。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