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看清『摇篮里的癌』
作者 何浩
发表于 2024年5月

结肠息肉指从结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被统称为息肉。随着健康观念的普及和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肠道息肉性病变的检出率明显升高。一旦检出结肠息肉,有些患者很恐慌,担心发生癌变,有些患者却因为不痛不痒,而不当回事儿。事实上,无论是否有不适症状,结肠息肉一经检出,患者都需要定期复查,或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免威胁自身健康。

不同结肠息肉的癌变风险不同

结肠息肉也被称为“摇篮里的癌”,多数结肠癌都是由其恶变而成。但是请注意,并非所有的结肠息肉都会发生癌变。其癌变风险通常与其病理类型及大小、数量等有关。根据数量,结肠息肉可分为单发性息肉、多发性息肉;根据病因或组织类型的不同,可分为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

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类型一般不会发生癌变,多发性息肉、直径较大的息肉有一定的癌变风险。而腺瘤性息肉则被公认为癌前病变,95%以上的肠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演变发展而来。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