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过肺结核患者就一定会得结核病吗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2022年全球约有1 060万结核病新病例,约130万人因该病死亡。在我国,2022年结核病新发患者人数约为74.8万,结核病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五。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我国估算结核病发病数位列第3。结核病不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还会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但结核病并非无孔不入,如果能做到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则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古老而强大的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研究者解剖发现,肺结核患者的肺部会形成颗粒状病变,类似土豆、花生等作物,便将该病称为Tuberculous,即结节的意思。
1882年,德国医生和细菌学家罗伯特·科赫首次分离出了结核分枝杆菌,并于同年3月24日,在柏林生理学会上宣布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致病菌。为了纪念科赫的这一重大发现,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的历史久远,在数千年前就开始威胁人类健康。我国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肺结核的症状描述。而通过显微技术和分子技术,科学家在早期人类遗骸上也发现了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痕迹。
结核分枝杆菌可以侵入人体的任何器官,如脑、胃、肠、心包、盆腔、骨、腹膜、淋巴、皮肤等。绝大多数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发病部位在肺部,即肺结核,发生在其它部位的病变统称为肺外结核。多数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因此很难被发现。如果不及时控制病情,结核病可能危及生命。
结核病的传播过程
1.传染源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