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安排衣食行洗漱 帮卒中患者尽快康复
脑卒中患者可能有肢体活动能力受限、吞咽障碍、认知障碍等后遗症,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下降。大部分患者长期卧床,需要依赖家人、护工照顾。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主动锻炼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脑卒中患者改善后遗症,降低对照护者的依赖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从进食、穿衣、出行、洗漱四个方面,为患者提供基础性自主康复建议,希望能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正常生活。
进 食 指 导
如果脑卒中后患者长期依赖照护者喂食,缺乏自主性,可能降低上肢的精细活动能力,进食依从性不高。那么,怎样做才能帮助其恢复自主进食呢?
1.争取与家人共同用餐
如果患者的身体条件允许,鼓励用餐时坐正常的餐椅,和家人一起在餐桌上用餐,增强家庭的融入感,提供正向情绪价值。如果患者只能坐在轮椅上或者半躺在床上进食,可能会感觉自己是需要被特殊照顾的对象,影响进食的情绪。对于这类患者,照护者应陪伴在患者身边,鼓励其进食。
2.自主点餐
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照护者可每日晨间主动询问患者当日想吃什么食物,或向患者提供食物选项,即二选一或三选一。比如,你想要白煮蛋还是茶叶蛋?你想要喝牛奶还是豆浆?如果患者有言语障碍,照护者可将食物照片制作成小卡片,让患者自行“点餐”。适当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有助于提高患者进食的积极性,锻炼言语表达和认知思维能力。
3.进行进食训练
如果患者的吞咽功能正常,可以为其提供便于抓握的餐具,鼓励其自行拿取食物,进行咀嚼和吞咽。通过自主进食,可以强化患者手臂、吞咽器官和咀嚼肌的功能。
4.预防咳呛
部分脑卒中患者可能存在指令反应过度问题,比如吃饭速度较快、一口食物的量较大等。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