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透析治疗关注这些要素能“保命”
糖尿病肾病指长期罹患糖尿病导致的肾脏功能损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典型症状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糖尿病肾病可根据病情分为5期,晚期为肾衰竭阶段。疾病初期,患者可通过控制血糖和血压,进行生活管理,减轻肾脏负担、稳定病情。晚期患者一般要进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延长生存期。
什么是透析治疗?
通俗地说,透析治疗是以人工方式将肾脏疾病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可缓解患者病情,延缓疾病进展。透析周期取决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等情况。透析治疗通常分为两种类型: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1.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将血液引出体外,通过透析机过滤掉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再将血液输回体内的治疗方式。血液透析的周期通常为每周3~7次,每次透析的时间为3~5小时不等。具体的透析周期和时长,要根据患者的肾功能、体重、血液生化指标等因素确定。
2.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将患者的腹膜作为透析膜,在其腹腔内引入透析液,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水分的治疗方式。腹膜透析可分为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持续循环腹膜透析等方式。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一般需要每天进行4~5次液体交换;持续循环腹膜透析可在患者夜间睡眠时完成。
关注血糖、血压与贫血情况
1.血糖水平
透析治療可能影响胰岛素水平,清除抗糖药物。透析期间,患者的血糖可能波动较大,要加强监测,确保血糖在安全范围内。
(1)测量血糖:在透析前后,应检测患者的血糖值。这有助于确定是否需要调整胰岛素或其他药物的剂量。
(2)调节饮食:患者平时要控制饮食,确保血糖稳定。在透析过程中和透析后,应适当补充糖分,预防低血糖。
(3)观察症状:透析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出现头晕、出汗、心悸等低血糖症状,要立即采取措施,如即刻食用可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