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成交额几百万元到上亿元 拍卖助推中国钱币收藏事业强势发展
作者 丁晨
发表于 2024年5月

今年是元凯宁与泓盛拍卖相识的第14年。

十余年前,他凭着一腔热爱加入泓盛拍卖钱币部,从此踏入钱币拍卖的大门,那些伏于案头的基础工作为他系统掌握钱币知识夯实了基础,也让他从一个青涩稚嫩的逐梦少年迅速成长为一位独当一面的拍卖人。如今,他是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钱币部主管,泓盛拍卖则已是业内首屈一指的综合型拍卖公司。他们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也将为了共同的使命矢志前行。

元凯宁 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钱币部主管

《中国收藏》:是什么机缘巧合,让您加入泓盛拍卖?

元凯宁:与泓盛拍卖结缘,最早可以追溯到2 010 年。那年1月,我加入泓盛拍卖钱币部担任学术主管一职,主要负责拍品资料整理、图录撰写等工作。2 011年,我离开泓盛,但继续奋战在拍卖领域。到了2 018年,我又回到泓盛。兜兜转转间,我接触钱币拍卖已有14年的时间,其中在泓盛度过了七年光阴。

这么多年来,我亲眼见证了泓盛钱币板块的发展壮大。在钱币拍卖方面,泓盛拥有着相对雄厚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后,该板块也已然成为了公司的王牌门类,在每季拍卖中所占据的成交额比例逐年攀升,从最初的几百万元增长至几千万元,再到去年全年两季大拍取得了超2亿元的总成交额,成绩显而易见。

《中国收藏》:应该说,您见证了中国钱币拍卖市场的发展。

元凯宁:这么多年以来,钱币市场正在或者已经发展成为目前艺术品市场中受众多、占比高的一大门类。放眼整个艺术品收藏市场,钱币一直拥有着广泛的受众。但就拍卖而言,对比书画、古董等门类,钱币拍卖曾经只是一个偏小众的门类。不过,网络拍卖的兴起、社交平台的发展、评级公司的成立、钱币文化的普及等,拉近了钱币与社会大众的距离,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钱币、喜欢钱币,从而也带动了市场的发展。

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发布的《2 0 19 年全国十二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评述》可知,邮品钱币门类在当年占据整个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1.75%的份额,对比2 018年提升了0.13个百分点;2 021年,邮品钱币门类全年总成交额占据整个市场2 . 9 0 %,较2 0 2 0 年增长1.2 8个百分点,全年成交额较上年增长了12 8 . 59 %;2 0 2 2年,邮品钱币门类成交额占据整个市场4. 8 6%的份额。由此可见钱币市场迅猛的发展势头。

《中国收藏》:与您入行时相比,现在的拍卖环境是不是发生了变化?

元凯宁:就目前来说,“ 征集难”是大多数拍卖公司面临的窘境。在二三十年前,那时艺术品拍卖行业刚刚在国内兴起,许多老藏家会主动到拍賣公司送拍,然后由拍卖公司选择留下什么样的拍品、什么时候拍卖,也就是说,拍卖公司有着很大的主动性。反观现在,随着收藏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市场环境更为复杂,新业态越来越多,同行之间的信息差不断缩小,网络交易愈发流行……在藏品总量已近乎固定的情况下,藏家的选择多了,留给传统拍卖行业的生存空间就小了。

本文刊登于《中国收藏》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