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挑“十” 近20年首次露面 佳士得今春携手望星楼“龙”重登场
作者 陈曦
发表于 2024年5月

这是一场雍正与乾隆时期制瓷工艺的巅峰“对决”——10件馆藏级清代官窑瓷器同台竞技、拍前总低估价超过8000万港元……5月30日,名为“十全——望星楼珍藏清代官窑瓷器”专场拍卖将在佳士得香港春拍中隆重登场,作为今春拍场中的重头戏,值得期待。

据了解,即将于5月24日至6月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佳士得香港春拍,多个专场、诸多艺术精品很引人瞩目。其中,5月30日槌响的中国瓷器及艺术品板块,将“晒”出一批瓷珍重器、古典家具及工艺品,不乏生货精品,必将会引发古董老饕们的围观和鏖战。

一件由望星楼珍藏、估价为6500万至8000万港元的清雍正釉里红波涛锥拱苍龙教子图梅瓶,堪为重中之重。这件重器是《清代康雍乾官窑瓷器:望星楼藏瓷》的封面之作,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据了解,此类梅瓶存世罕见,唯见几例但大多藏于海内外重要文博机构,像故宫博物院、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各藏有一件,还有一件带原盖者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望星楼珍藏的这件梅瓶曾为19世纪美国知名收藏家玛丽·J·摩根(Mary J. Morgan,1823年至1885年)旧藏。摩根夫人去世后,其藏品曾于1886年在纽约美国艺术廊(The American Art Galleries)展出。此梅瓶首次現身拍场是在1996年,近30年后重出江湖,必将会在市场上掀起一轮新高潮。

一向被“真精稀”标注的望星楼珍藏,近两年每现身拍场必成为市场热话之一。而其珍藏的首次浮出正是在2 0 2 2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同样是以单一藏家专场呈现——多件顶级清三代官窑瓷器博得各路藏家的眼球。据介绍,望星楼主人是发家于香港荷里活道的古玩行家及藏家张显星,其早在2 0世纪8 0 年代末便锁定了清初官窑瓷器板块,花三十载悉心构建了“真、精、尖”的清三代官窑收藏体系。回望上世纪90年代的瓷器收藏市场,不难发现,当时最炙手可热的还要数宋代单色釉、明青花瓷器,而岁数还不够“老”的清官窑瓷器有几分被“冷落”。当时,一件宋代单色釉或者明官窑瓷的价格已高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但一件清代官窑精品的身价可能不足10 0万元。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清三代官窑瓷器在今天已成为每季拍场上不可或缺的强势板块,引得各路藏家入场争夺。

对清三代官窑瓷器一见钟情的张显星,眼光可谓独到,专注于稀世少见的康雍乾佳器,追求造型别致、品相完美的收藏宗旨。他曾向朱汤生、蓝理捷、张宗宪、叶佩兰等古董大腕及知名专家交流讨教,并于2 0 0 4 年出版了《清代康雍乾官窑瓷器:望星楼藏瓷》一书,收录望星楼珍藏的103 件精品,为瓷器收藏圈提供了清三代官窑标准件的重要参考。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福庆有余太平有象耳扁瓶高30.8厘米估价:500万至800万港元

此番“十全——望星楼珍藏清代官窑瓷器”专场所呈现的10件瓷器,正是从望星楼珍藏的百余件藏品中臻选而出,集中于雍正及乾隆时期,堪称彰显两朝制瓷工艺巅峰及艺术创新成果的代表性器物,也见证了这一时期官窑瓷器7 0 余年的非凡发展历程。

本文刊登于《中国收藏》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