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迄今规模最大
安徽发现楚国最高等级墓葬
高达1.92米的凤鸟虎座鼓架、粗测口径超过88厘米的大鼎、写有近千字的椁室盖板……近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武王墩”重要进展工作会议在安徽省淮南市召开,首次发布武王墩主墓(一号墓)阶段性发掘成果,确定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武王墩墓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三和镇徐洼村,是一处战国晚期楚国的高等级大型墓地。2020年,安徽省对武王墩墓开展考古发掘,确认一号墓为一座大型“甲”字形竖穴土坑墓,墓坑近正方形,边长约50米,墓坑东侧有长约42米的斜坡墓道。据悉,目前已提取漆木器、青铜器等编号文物超过千件,包含青铜礼器、生活用器、漆木器、乐器、俑等珍贵文物。其中漆木器数量、种类都是空前的。东1室南端放置的大鼎粗测口径超过88厘米,大于已知最大的李三孤堆出土的楚大鼎(铸客大鼎),这也意味着楚大鼎的纪录将被改写。
《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修订印发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林草局、国家文物局七部门对《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行了修订,并于近日印发。方案明确了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国家级自然遗产保护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示三大建设任务。方案还进一步指出,要支持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工程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相关的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世界文化遗产(含预备)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保护展示,支持在文物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建设国家重点专题博物馆、遗址博物馆等。
38件流失文物“回家”
不久前,国家文物局从美国成功追索38件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仪式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举行,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将缴获的38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移交中国政府。经初步鉴定,专家判断该批文物大部分为明清时期我國藏传佛教文物,涉及佛塔、佛像、佛教饰物等类别,涵盖铜、泥、象牙、木等材质,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6720万人次“打卡”全国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据国家文物局在安徽凌家滩遗址发布的《2023年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营报告》,2023年全国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年度总收入为44.75亿元,接待游客6720万人次。目前,这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文物保护、考古科研、运营管理、社会宣传与服务等方面有总体提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日益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播利用高地。另据统计,在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有24家已建成智慧博物馆,26家搭建了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31家已建成线上展示平台,22家建有线下数字化展示馆,这些举措有利于提升遗址的活化价值。
“中国纸币千年”纪念币发行
为纪念交子诞生千年,中国人民银行于4月22日发行了中国纸币千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3枚,其中金质纪念币2枚,银质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纪念币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年号,背面图案则分别以“繁华蜀都”“千年历程”“纸币诞生”为主题,各刊“中国纸币千年”字样及面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