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湾战争是上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起的一场大规模高技术的局部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运用各种新式武器对伊拉克实施的空地一体战的实践。这场战争标志着战争模式正式进入到信息化战争阶段,给各国的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以许多启示。海湾战争参战国之多、影响范围之广,堪称“半个世界大战”。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这场战争在军事发展史上具有“分水岭”的意义。本文以多国部队的空袭作战“沙漠风暴”行动(分为战略性空中战局、科威特空中战局、消耗伊军地面部队战斗力三个阶段)和多国部队的地面进攻“沙漠军刀”行动为着力点,系统性介绍海湾战争的过程,使读者对海湾战争的进程有一个全局性的直观认识。
多国部队的空中打击
——沙漠风暴行动
按沙漠风暴计划,以美军为首的联军对伊拉克军队的作战将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前三个阶段构成所谓的“空中战局”。其中第一阶段为“战略性空中战局”,使用空中力量,打击摧毁或瘫痪伊拉克的指挥与控制系统,迅速夺取制空权。第二阶段为“科威特空中战局”,致力于压制或消灭科威特战区的伊拉克陆基防空系统。第三阶段为“消耗地面部队战斗力”,着重对科威特战区的伊拉克地面部队特别是共和国卫队实施直接的空中打击。在前三阶段的目标达成后,才转入第四阶段,即“解放科威特的地面战局”。按照该计划,多国部队从1991年1月17日到2月24日进行了持续38天的空中突击。
沙漠风暴行动第一阶段——“战略性空中战局”(1991年1月17日至23日) 本阶段侧重点为战略性空袭。在空袭开始前20分钟,美海军和空军的EA-6B徘徊者和EF-111大鸦等专用电子战飞机对伊拉克地面防空雷达和通信系统进行了强烈的电磁干扰和压制,造成了伊军雷达失灵通信中断。
当地时间1991年1月17日凌晨2时40分,由9架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组成的特遣队超低空贴地飞行,使用地狱火导弹摧毁了伊军在边境的两个关键的雷达站,把伊军防空网撕开了一个口子,代号为“沙漠风暴”的行动由此拉开了序幕。与此同时,美军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使用2000磅的激光制导炸弹摧毁了伊军两个防空作战指挥中心,严重破坏了伊军的防空雷达和指控系统;20架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直接飞过伊军防空体系,使用哈姆反辐射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等,对巴格达市区的电信大楼、萨达姆私人住宅、总统府、防空导弹阵地、雷达站、指控中心和机场设施等要害目标进行了精确打击。由于伊军指挥系统失灵,雷达被干扰或摧毁,伊军防空部队只能在无法锁定目标的情况下发射导弹,高射炮分不清哪些是飞机,哪些是导弹,只要天空有亮点就不停射击。伊军两架幻影战机起飞企图依靠机载雷达攻击,立即遭到美军4架F-15C战机的攻击,被全部击落。
与此同时,停泊在海湾的美军密苏里和威斯康星号战列舰,位于红海的多艘提康德多加级导弹巡洋舰以及B-52战略轰炸机发射大量战斧式巡航导弹,对伊境内的60多处目标实施突袭,给伊造成重大损失。
第一次空袭20分钟后,第二次空袭接踵而至,美军出动150多架次的A-10攻击机,重点袭擊了科威特和伊境内的雷达站和南部的多处机场,未能起飞的飞机悉数被毁;巴士拉城外的机场、桥梁和铁路调度系统被毁。美军以A-10攻击机和F-16战斗轰炸机攻击地面目标,F-15战斗机进行空中掩护。伊军两架米格-29战斗机升空迎战,被美军E-2C预警机发现,F-15战斗机未等米格-29战斗机靠近,即以响尾蛇空空导弹相迎,米格-29战斗机机毁人亡。

空袭5小时后,萨达姆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伊拉克反击美国的“战斗之母”行动开始,要打败异教徒和他们的盟友。声明伊拉克“决不会向美国低头屈服”。伊军向沙特首都利雅得发射了5枚飞毛腿导弹,但只有1枚落在市区,其余4枚落在了沙漠里。在美军空袭过程中,伊空军先后有15架战斗机升空迎战,但结果不是被击落,就是在天空短暂飞行后返回地面。
当日晚上11点,新的一轮轰炸开始,伊军地面部队成为攻击重点。沙漠风暴计划要求,通过空中打击消耗伊军一线部队一半以上战力,为投入地面部队创造条件。包括B-52战略轰炸机在内的数百架战机对科威特战区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进行了“地毯式”轰炸,对伊军精锐的塔瓦卡那机械化步兵师、汉莫拉比装甲师、麦地那装甲师轮番空袭。共和国卫队后方桥梁、补给系统被切断,还摧毁了伊军十几个待射状态的飞毛腿导弹发射架和若干伊军火炮阵地。乌姆盖斯尔港、法奥港、沿海的海防阵地、伊拉克海军基地、导弹储存库以及一些石油平台都遭到猛烈攻击。
空袭一直在进行,在开战的第一个星期内,多国部队的飞机平均日出动1700多架次,对伊拉克实施全方位、全天候空中打击,伊军的机场、防空导弹阵地、雷达系统、指控中心、通信枢纽、导弹基地和核生化设施,科威特战区的伊军地面部队、后勤补给线、重要桥梁等都遭到打击和破坏,有些目标被多次轰炸。巴格达等重要城市水电供应和通信中断。美军损失飞机11架,联军其他国家损失10架。
面对狂轰滥炸,萨达姆不想坐以待毙,决心采取行动反击。伊军利用车载机动发射架,连续向以色列发射了8枚飞毛腿导弹,击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和海法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