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乌克兰危机中,乌军广泛使用美制ADM-160B空射诱饵,让平日“低调示人”的空射诱饵走到台前,标志着俄乌双方在空防领域的对抗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无独有偶,俄军在对乌巡航导弹打击中,也采用了由Kh-55/Kh-555巡航导弹改装的空射诱饵,以掩护俄巡航导弹群。
所谓空射诱饵,指的是可模拟飞机、巡航导弹、空地导弹等武器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信号和飞行轨迹,可进行主动欺骗的一种消耗性的机载欺骗式武器。与机载干扰弹、拖曳式诱饵不同,空射诱饵的自主性更高,可采用有动力飞行或无动力滑翔的模式,能在飞行轨迹和射频特征上对己方目标进行一定的模拟,与反辐射导弹搭配使用,完成对己方掩护,同时以吸引敌防空系统拦截的形式协助己方力量完成对敌防空阵地的探测、压制和摧毁。加装电子对抗载荷的空射诱饵,其实际作用已相当于小型电子战无人机,在当今日趋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的空防对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空射诱饵技术发展的三重转变
自20世纪50年代美军正式提出空射诱饵概念,并于1961年发展出首款空射诱饵ADM-20鹌鹑,到如今的ADM-160B MALD微型空射诱饵,其技术发展路径实现由单一功能向多用途、由模拟特征单一到兼顾多重特征、智能化特征更加明显的三重转变,凸显出这种武器装备的智能化、模块化、协同化作战发展趋势。
由单一功能向多用途转变。空射诱饵的发展,经历了由模拟大型轰炸机飞行轨迹、充当大型轰炸机“挡箭牌”的单一用途装备,到可模拟飞机、巡航导弹雷达信号特征,协助反辐射导弹、电子战飞机作战,凭借模块化构造实现电磁频谱作战领域攻防的逐步转变。
1961年正式列装美军的ADM-20鹌鹑是世界首款空射诱饵。鹌鹑重543千克,长3.88米,可由B-52挂载发射,具备较大的雷达反射面积,可模拟B-52轰炸机的信号特征。鹌鹑可在飞行时间内完成预先规定的速度变化和转弯动作。值得注意的是,鹌鹑功能仅局限于模拟B-52轰炸机雷达信号,并未派生出压制敌防空阵地的能力。
空射诱饵由“挡箭牌”到压制防空系统“开路先锋”的转变,则由以色列参孙空射诱饵完成。参孙采用滑翔飞行方式,与以军装备的美制百舌鸟、标准两款反辐射导弹协同,在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的贝卡谷地之战中大放异彩,成功摧毁19个防空导弹阵地。1985年,改进型参孙空射诱饵出口给美海军,被命名为ADM-141A TALD战术空射诱饵,在原型基础上又发展出ADM-141B及有动力的ADM-141C ITALD。ADM-141A/B空射诱饵参加了海湾战争和对南联盟的空袭中,有效压制了敌方防空系统。ADM-141A/B/C之后的ADM-160 MALD“微型空射诱饵”,则凭借其模块化有效载荷设计进一步拓宽多功能特性。
由模拟单一特征到兼顾多重特征转变。空射诱饵的另一重转变是由仅模拟飞行轨迹到兼顾模拟飞机、导弹飞行轨迹射频信号特征及实施主动干扰等多个功能的变化。根据干扰模式也可划分为雷达干扰诱饵、红外诱饵和红外雷达复合诱饵。
以美制ADM-160 MALD系列空射诱饵为例,该系列主要分为基本型MALD、干扰型MALD-J和具备网络化作战能力的MALD-X/N三型空射诱饵,与以往型号相比,ADM-160系列的飞行轨迹更复杂,可精准复制当前主流巡航导弹的攻击路径。其中,基本型MALD型号为ADM-160B,已提供至乌军。其主要载荷为信号增强子系统,可模拟美盟主战飞机及弹药雷达信号特征。
ADM-160有以下三种作用,一是掩护己方机群、导弹;二是诱骗敌防空雷达开机,暴露敌重要防空节点位置,消耗敌防空弹药并掩护己方导弹、飞机突防;三是作为主动干扰源进行干扰,可对敌防空雷达或防空导弹导引头实施主动干扰,提供防区内的干扰能力,凭借双向数据链实现对战场态势的感知,并首次具备编队飞行能力,可模擬导弹和飞机群。干扰型MALD-J型号为ADM-160C,为美军现役主要空射诱饵。MALD-X/N/则在MALD-J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干扰机性能,突出模块化设计,强化电磁脉冲、电子战和战斗部等载荷的快速更换。MALD-X/N还着重强化网络化协同、自主编队等能力,并首次实现空射诱饵在多军种、多国之间的应用。MALD-X/N还将发射平台拓展至无人机、运输机等新平台上,战时可由运输机搭载的速龙空射托盘式弹药发射器发射。

具备更加明显的智能化特征。空射诱饵的智能化特征,主要体现在自主编队飞行、作战协同上。其中,美军ADM-160C MALD-J已经具备编队飞行能力,MALD-J凭借其双向数据链初步构成作战网络,形成诱骗、干扰为一体的复合编队。MALD-X/N则依靠其搭载的自主作战软件,实现一定的自主特性,在编队内部完成分工。空射诱饵智能化特征的显现,目的是实现不同载荷、不同任务诱饵之间的响应和协同,实现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高可靠性。

空射诱饵智能化特征的另一体现是融入正在发展的“先进作战管理系统”等指挥控制系统,凭借其搭载的多型有效载荷和传感器,在干扰和欺骗之余,实现对战场态势的有效掌握,真正使其成为作战回路中的重要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