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技术预见及应用介绍
作者 付强 陈勇 陈启利 贾韵潼
发表于 2024年5月

随着世界格局的加速演进,基于规则和开放的世界秩序正在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破坏,军事互信正在被蚕食。面对日益紧张的地区关系、不平衡的经济发展和复杂的世界格局,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瞄准技术发展方向,不偏离技术革新主题,乘信息技术发展浪潮,加大对前沿科学技术、先进武器装备和新型作战概念的探索研究和准确预见,是关乎未来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

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自主决策领域的不断发展,技术的研发到应用的转换时间已经从十几年演变成几年乃至几个月,时间价值不断增加。如何通过有效国防技术预见来调控国防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发展成为时代新课题,从国防技术预见本身的发展来看,依据传统数据积累分析正在转向不确定环境下的类人智能技术分析预见,面对新领域、新技术,必须预有准备,在突破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的技术封锁基础上,瞄准国际主流技术发展方向,紧盯技术前沿,充分利用工业体系完备的优势,打破技术封锁壁垒。

然而,技术的发展和预测虽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又充满不可确定性。因此,在现有国防技术基础上,通过选择科学合理的预测手段来尽可能掌握乃至预测现有技术的发展方向刻不容缓。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典型的国防技术以及预测手段。

国防技术及其预见技术的概念区分

国防技术预见是一种创造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发展的不确定和复杂性急剧增加,帮助一个国家从有限的资源中选择最有价值的关键技术是国防技术预见的主要活动。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识别、甄选和规划出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已经在国际上发达国家中达成共识。国防技术预见多用于各国确定军事武器装备发展所需要关键国防技术,它可以通过体系化、工程化的研究科学、军事、技术和经济等决定国防技术发展走势,进而影响国防技术的选择和确定,试图通过一般性或者通用性技术的迭代发展带来最佳的军事效益提升。可以说,国防技术预见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军事战略和国防技术发展决策工具。而国防技术是根据国家防御需要、武器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所应用的高新技术,是新型武器装备研制的理论基础,一件或者几件武器的发展,将会带动相关技术全产业链的发展。国防技术强调更多的是国防属性,能够用于满足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防御或者抵御外敌入侵的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能够衍生出相关军事产品。同军事高科技相比,国防技术兼具发展过程和结果。同时,国防技术的发展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国家的军事能力,还可以促进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发展。

国防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文化多个领域的发展

國防技术的特点 国防技术立足于国家的军事战略方针,与该国国防类型相统一,受该国的政治定位、经济规模和科学技术水平严格制约。以扩张型国防发展起来的国防技术,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借口,打着本国利益优先的幌子,奉行霸权主义、干涉主义的国家,必然是以进攻、破坏和侵略为主要特点。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借口维护全球利益,以隐身化、无人化、高超声速等国防技术为基础,发展出一系列空中、海上打击平台,如B-2、F-117、F-22、朱姆沃尔特隐身战舰等,并依托这些武器平台发动了多场针对别国的战争,为这些武器平台披上了侵略主义外衣,造成了世界更多的灾难和不安。

国防技术的发展规律 回顾历史,国防技术紧随科技革命,既是科技革命的实践者,又反过来促进科技进步。从21世纪主流国防技术发展历程看,相关技术的领域难点越来越大,投入研发经费越来越多,对行业人员从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相关成果转化的周期越来越长。但是,一旦破茧成功,转化成军事产品,所带来的军事效益也会倍增,甚至催生新的作战概念生成,直接改变军事行动模式,塑造战争形态。基于现有的技术基线,未来的国防技术发展必将促进现代战争向更深入的多领域、多维度的综合作战转变,一大批先进国防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作战、太空通信等必将成为其主导力量。

本文刊登于《军事文摘》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