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
1问题和困惑
几年前,我曾经制作了一个生态瓶,瓶中放了水生植物和小金鱼,每天观察瓶中生物的变化。可是,令我迷惑不解的事发生了——瓶中的金鱼总是喜欢趁我不注意往外跳。放学回到家,我经常发现金鱼已经躺在桌子上死掉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水里待得好好的,为什么非要自寻死路往外跳呢?究竟是什么刺激了金鱼往外跳呢?
我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其间也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金鱼是由鲫鱼经过人工驯化选育形成的品种,远在晋朝就有金鱼祖先——“赤鳞鱼”的文字记载。金鱼是我们中国人特别喜爱的观赏鱼种,民间饲养金鱼非常普遍,飼养过程中发生跳缸的现象也困扰着很多养鱼爱好者。网上对金鱼跳缸的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因为缺氧,有的说是水质太差,还有的说是金鱼受到了惊吓。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金鱼跳缸呢?
2实验机会
2023年暑假,我参加了国家自然博物馆“小小研究生”暑期科学探究班。成为正式学员后,我与老师进行了详细讨论,罗列了几个最有可能导致金鱼跳缸的原因:
★水中溶解氧降低;
★有毒代谢废物(氨氮或亚硝酸盐)的累积;
★突然的强光刺激;
★突然的声音振动惊吓。
我们打算用实验一个个来验证、排查。随后,我们讨论了后续实验的具体步骤,确定了都需要用到哪些实验设备和材料,形成了一套大致的研究方案。
3实验设备和材料
养鱼用的大塑料整理箱、壁挂过滤器、增氧泵、40条金鱼、检测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试剂盒、晾晒过后的清水、烧开后密封冷却去除溶解氧的清水、氯化铵、亚硝酸钠和手电筒。
4实验过程
● 缺氧和惊吓惹的祸? ●
首先,我要验证的一个原因——因缺氧导致金鱼急于逃离恶劣环境而跳缸。我把金鱼随机平均分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用增氧泵鼓气,保证溶解氧充足而稳定。
实验组通过换入烧开后密封冷却的清水(这样可以去除水中溶解氧)来快速降低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对比观察这两组金鱼的表现。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百科探秘·海底世界》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