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丁鱼:团结就是力量!

沙丁鱼:喜欢集体行动的近岸洄游者
“挤得像沙丁鱼罐头”经常用来形容高峰期的地铁或公交车,而之所以说“沙丁鱼罐头”,是因为沙丁鱼体形娇小,制成罐头后仍能保持完整形态并码放整齐,这就从视觉上造成了拥挤的感觉。事实上,不仅沙丁鱼罐头让人觉得拥挤,沙丁鱼集群更让人觉得拥挤不堪。
沙丁鱼是集群性洄游鱼类,喜欢以“鱼群”为单位统一行动。春季和夏季它们生活在近岸海域,等到了秋冬季,它们则会游到水温较高的深海海域。每个沙丁鱼鱼群由数百万条,甚至更多的沙丁鱼组成。每年3月上旬,它们会从相对较深的海域出发,浩浩荡荡地游到近岸海域觅食,并进入长达3个月的繁殖季。除了进行季节性洄游,沙丁鱼还会根据一天的不同时段来选择不同的活动海域。一般来说,沙丁鱼白天会选择在水下25~100米的海域活动,而晚上则会上升到水下5~10米的海域活动。

沙丁鱼:最顽强的“受害者”
在海洋世界中,没有比沙丁鱼更受欢迎的鱼类了。海豚等着吃它们,鲸类等着吃它们,鲣鸟等着吃它们……就连陆地上的人类也等着吃它们。
为躲避来自海陆空的全方位围剿,沙丁鱼演化出一套协同作战的战术。这套战术的核心法则只有四个字:以量取胜。对于个体来说,鱼群规模越大,个体就越渺小,被吃掉的风险也会越小。“只要同伴够多,我被天敌吃掉的概率就小了!”至于什么“社交距离”“隐私”“边界感”,在保命面前都不是事儿!
一旦遭遇掠食者的冲击,沙丁鱼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窜。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百科探秘·海底世界》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